[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三相分离器的新型聚结机构及采用该聚结机构的三相分离器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6739.2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3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杰;王英;李挺前;王少平;吴星东;文凤娇;李成志;李春祥;朱湘华;梁桂涓;谢云霞;刘万国;谢梁有;李旭东;黄楚雄;何贵友;朱丽娟;刘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合众近海建设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B01D19/00;C02F1/40;C02F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三相 分离器 新型 聚结 机构 采用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分离器结构,属于油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三相分离器的新型聚结机构及采用该聚结机构的三相分离器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从聚结分离技术被引进三相分离器以来,伴随着对聚结填料的研究开发,人们先后开发出了很多高效的聚结分离材料,大体上可以分为散堆填料和规整填料,但在三相分离器的应用中,以规整填料应用的最为广泛。相关业者在长期的科研中主要对聚结元件材料及聚结元件形状进行了研发,而在实际安装布置时都是采用前后一致的空间布置形式,这种安装方式造成对聚结元件材料大量浪费的同时,对分离效率的提高作用也是微乎其微;而且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增长,聚结元件的堵塞也会越来越严重,分离器的处理量也会逐渐减小。另一方面,随着进一步的研发,相关业者发现在聚结元件上开设一定数目的圆孔也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同时可减小堵塞的速度,因此目前很多应用于三相分离器的聚结元件都会在其上面从前向后进行均匀开孔,但这种方法同样也有个缺点,就是由于在聚结元件的流体进入侧就进行开孔,且开孔均匀分布,使油水的分层效果减弱,虽然整体上提高了分离效率,但是起初并不利于油水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三相分离器的新型聚结机构,该新型聚结机构在有限的空间条件内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分离效率,整体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适于海上平台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采用上述新型聚结机构的三相分离器应用方法。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三相分离器的新型聚结机构,位于三相分离器的稳流腔位置,所述聚结机构包括有若干组聚结板组,每组聚结板组包括有至少两开设有圆孔的聚结板件,且各组聚结板组的聚结板件数量于流液进口向出口方向依次由多到少分布,而各组聚结板组的聚结板件相邻间距于流液进口向出口方向依次由小到大分布。
进一步,所述各组聚结板组的聚结板件的开孔率于流液进口向出口方向依次由低到高。
进一步,所述位于最前侧的聚结板组的聚结板件于流液进口处位置不设置圆孔。
进一步,所述每一聚结板件为三角形波纹结构,且同组的聚结板件通过至少一连接杆串接配合。
为了实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采用上述新型聚结机构的三相分离器应用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
S1、从来料腔过来的油水两相混合液经过整流器整流后,进入新型聚结机构进行油水的聚结分离;
S2、经过聚结分离后的油水两相混合液在沉降区进一步分离,后分离的油相流入油腔且从油出口排出,而水相则进过接管进入污水腔从出水口排出;
S3、预脱气未分离干净的气体从顶部气孔排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非等间距分布的聚结板件开设非均匀分布的圆孔,在有限的空间条件内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分离效率,整体结构紧凑,重量轻,成本低,使三相分离器向高效小型化方向发展,适于海上平台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以后深水水下分离器的开发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新型聚结机构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三组聚结板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所述用于三相分离器的新型聚结机构,位于三相分离器的稳流腔位置,所述聚结机构1包括有若干组聚结板组21、22、23,每组聚结板组包括有至少两开设有圆孔2111、2211、2311的聚结板件211、221、231,且各组聚结板组的聚结板件211、221、231数量于流液进口向出口方向依次由多到少分布,各组聚结板组的聚结板件211、221、231相邻间距于流液进口向出口方向依次由小到大分布,各组聚结板组的聚结板件211、221、231的开孔率于流液进口向出口方向依次由低到高。
其中,位于最前侧的聚结板组21的聚结板件211于流液进口处位置不设置圆孔,及每一聚结板件211、221、231为三角形波纹结构,同组的聚结板件211、221、231分别通过两连接杆31、32、33串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合众近海建设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合众近海建设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至少一根超导电缆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丁二酸的发酵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