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龙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6190.7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5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旗;陈延宏;谢其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民俗协会 |
主分类号: | A63C17/28 | 分类号: | A63C17/28;A63C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景琪 |
地址: | 100009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比赛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冰龙舟。
背景技术
冰上龙舟起源于古代的冰床,冰床是在清朝年间住在什刹海边上的达官贵人们,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冰车组装到了一起组成冰床,数十人一块儿滑冰床,速度快、稳当。冰床上面积大,在上面可以一边欣赏移动中的风景,一边饮酒品宴。
在整理、挖掘传统“冰床雪宴”项目基础上,把冰床的宽大设计改为纵向发展,改造升级为冰龙舟的雏形,使之速度更快,协作性更强,竞技的乐趣也越来越多,新型设计的冰龙舟不仅在外形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在主体架构上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龙舟,解决了冰面上通过龙舟竞技的问题,使得冬天也能出现像划龙舟一样的比赛,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冰龙舟,所述冰龙舟包括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在龙头、龙尾的底部以及龙身的两侧设置有冰刀,所述龙身由多节舟体组成,在每节舟体中部设置有坐板或坐椅、踩板、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采用脚踏式刹车装置或者手动式刹车装置,所述踩板设置在冰刀上面。
所述舟体包括长方体的主架,在主架上设置有加固作用的支撑管。
所述脚踏式刹车装置包括导柱、刹车闸板、复位弹簧、踏板,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踏板和舟体上部,所述导柱设置有可调整高度的档柱,用于限定踏板的高度,所述踏板与刹车闸板相连接。
所述舟体之间通过联接机构连接,所述联接机构分为都设置有水平布置两个销孔的单联接装置和双联接装置,所述单联接装置和双联接装置分别布置在舟体两端,使得联接机构能够进行销孔的单销连接或者双销连接。
所述每节舟体设置有两个坐板,所述冰龙舟坐板为4-16个。
所述龙身、龙尾设置有和舟体对应的联接机构。
所述龙头、龙尾的长度为0.8m-1.4m,所述舟体的长度为0.8m-1.6m。
所述龙头、龙身和龙尾的底盘采用金属型材,通过焊接做成整体框架结构。
所述坐板上设置有泡沫、人造革制成的坐垫,所述坐垫固定在坐板上。
或者,所述舟体之间通过舟体前后两端设置的轨道销装置进行连接,所述轨道销装置安装在舟体左右两侧设置的轨道或踩板上,所述轨道销装置包括方型销和对应的方形销套,所述方型销插入到方形销套通过垂直柱销固定,所述方型销和方形销套分别固定在舟体的前后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冰龙舟还设置有手动式刹车装置,所述手动式刹车装置包括刹车手柄、支撑杆、复位弹簧、刹车闸板,所述支撑杆固定在刹车手柄和刹车闸板之间,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刹车闸板相连接,另一端与舟体上部相连接。
所述冰龙舟既是冬季冰上娱乐项目器材,又是大型冰上活动中的表演项目,也可用于体育竞速运动专业器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冰龙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舟体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所述舟体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4是所述舟体实施例1的右视图;
图5是所述联接机构的双销联接示意图;
图6是所述联接机构的单销联接示意图;
图7是所述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舟体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9是所述轨道销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项目为冰龙舟,本设计与传统龙舟相比较有所不同。传统龙舟在水上靠人力滑行前进,冰龙舟则在冰面上靠人力滑行前进,其机构采用联接机构的连接形式,每节冰龙舟采用优质轻型金属管材焊接而成。
如图1所示,所述冰龙舟包括龙头1、龙身和龙尾3三部分,在龙头1、龙尾3的底部以及龙身的两侧设置有冰刀22,所述龙身由多节舟体2组成,龙头1、龙尾3采用圆雕,龙身两端采用浮雕形式,从而做成对应的龙的形象。所述龙头、龙身和龙尾的底盘采用金属型材,通过焊接做成整体框架结构。
如图2-图4所示,所述舟体包括长方体的主架26,在主架26上设置有加固作用的支撑管24,在每节舟体2中部设置有坐板21、踩板23,所述每节舟体设置有两个坐板,所述冰龙舟坐板为4-16个。所述坐板21上设置有泡沫、人造革制成的坐垫,所述坐垫固定在坐板上。
每节舟体乘坐两人,两侧与冰面接触有两条长1200毫米金属冰刀,所述踩板设置在冰刀上面,所述冰龙舟一般乘坐9名乘员,乘员前后跨骑在坐板上,双脚踩住踩板,双手用力撑冰杆,可快速滑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民俗协会,未经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民俗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