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秸秆粉碎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6077.9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6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兰;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匙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08 | 分类号: | B30B11/08;B30B15/02;B30B15/08;B30B1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南霆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秸秆 粉碎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秸秆粉碎成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人们多通过空气净化器来净化室内的空气,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的问题。
目前,影响环境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一些工业排放,其它多是农业种植中的秸秆燃烧所致,燃烧秸秆会严重破坏环境,环保相关部门便推出相关规定禁止燃烧秸秆,但是秸秆的处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需要大量的人力,且运输成本高。
2、由于秸秆是蓬松的,在堆积后占地面积大,一般的乡镇需要10亩地的面积来堆积秸秆,而这些秸秆会腐烂,影响环境,若遇到干燥的夏季,秸秆大面积堆放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引起火灾,危及人们的安全。
3、大型的秸秆处理设备移动不便,需要人们集中处理,这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一些民众为了省事,会偷偷的燃烧秸秆,这便加深了干群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秸秆粉碎成型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全自动秸秆粉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粉碎装置、传输装置、成型装置及出料装置,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的第一传动轴,粉碎装置连接传动装置的第二传动轴连接;传输装置与粉碎装置连通,并位于粉碎装置的上方;成型装置设置于传输装置与传动装置间,并连接传动装置的第三传动轴;出料装置设置于成型装置的外侧,成型装置及出料装置通过变速部件与第一传动轴连接;其中成型装置包括壳体、转动底盘、多个转动轮及环形模具,所述转动底盘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容置槽底部,并与贯穿所述壳体的第三传动轴连接;所述多个转动轮连接于所述转动底盘并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容置槽上方;所述环形模具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端,所述环形模具具有具有多个成型孔,所述多个转动轮的侧面位于所述多个成型孔的一端内,所述多个成型孔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出料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传动装置还包括换向部件,换向部件设置于驱动装置,并连接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及第三传动轴,第一传动轴通过万向节连接驱动装置的驱动轴。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粉碎装置还包括秸秆传输部件、切割部件、驱动部件及传输管,秸秆传输部件设置于驱动装置,切割部件设置于秸秆传输部件的一侧,并连接第二传动轴,传输管的一端设置于切割部件的上方,其另一端连接传输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传输装置还包括中空管体及螺旋杆,中空管体的一端通过支撑座固定于驱动装置,中空管体的另一端设置于成型装置,并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粉碎装置连通,第二开口与成型装置连通;螺旋杆穿设于中空管体,其一端固定于中空管体的一端,其另一端固定于中空管体的另一端,螺旋杆的另一端连接变速部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成型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件,所述多个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成型孔内,并用于支撑所述多个成型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出料装置还包括出料壳体、环形转盘、阻挡件及出料驱动部件,出料壳体具有出料开口,环形转盘设置于出料壳体,阻挡件的一端设置于出料壳体并横跨环形转盘,阻挡件朝向出料开口,环形转盘的转动方向朝向阻挡件朝向出料开口的侧面,出料驱动部件包括驱动滚轮,驱动滚轮抵接于环形转盘的底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出料驱动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轴承,至少一个轴承设置于出料壳体,并抵接于环形转盘的顶面,出料装置还包括连接盘,连接盘连接出料开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变速部件还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一连接轴、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第五皮带轮、支撑架、第二连接轴、第六皮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及第三皮带,第一皮带轮设置于第一传动轴;第一连接轴设置于第一传动轴的上方,并依序穿设第二皮带轮、第四皮带轮及第三皮带轮;第五皮带轮设置于传输装置的螺旋杆的一端;支撑架设置于第一连接轴的两侧,第二连接轴设置于支撑架,并位于第一连接轴的上方,第六皮带轮穿设于第二连接轴,出料装置的出料驱动部件设置于第二连接轴;第一皮带连接第一皮带轮及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连接第三皮带轮及第五皮带轮;第三皮带连接第四皮带轮及第六皮带轮。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皮带轮的直径小于第二皮带轮的直径,第三皮带轮的直径小于第五皮带轮的直径,第四皮带轮的直径小于第六皮带轮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匙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匙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6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油磷化液生产装置的自动清洗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槽沟槽蚀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