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鼻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5916.5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友彬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2;A61P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崇鑫 |
地址: | 238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鼻出血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鼻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鼻出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 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 续出血;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发生的鼻衄称倒经或逆经,传统的中药药物治 疗效果不太理想,容易复发,治标不治理,治愈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鼻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成本 低。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鼻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鼻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鼻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上述药物服用方法为:按配比将原料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2次,第一 次煎煮50分钟,第二次煎煮30分钟,合并两次药液均分两份,一天一剂,早 晚各一份,一般三剂有效,愈后未见复发。
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为: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小肠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 肿。
麦门冬,苦、甘,寒,胃经、心经、肺经。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除 烦,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 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天门冬,甘苦,寒。入肺、肾经。功能主治:滋阴,润燥,清肺,降火。 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
知母,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 津润燥。主治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 燥便秘。
生地,甘苦,凉。入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凉后,止血; 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当归,辛、甘,温,归心经、脾经、肝经。功能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 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 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地榆炭,苦、酸,凉。归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泻火敛 疮。地榆酸涩收敛,性凉清热,味苦沉降,直达下焦,治血热妄行之证,专清 下焦血热,用于便血、尿血,崩漏诸证。苦凉泻火解毒,酸涩收敛生肌,故治 疗痈肿疮毒,尤为烫伤之良药。
夏枯草,苦、辛,寒。归胆经、肝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散结解毒。 主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 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茯神,药性:平。药味:甘、淡。归经:归心、脾经。功能主治:宁心、 安神、利水。主治:用于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藕节,甘涩,平。归胃经、肝经、肾经。功能主治:止血,消瘀。用于吐 血,咯血,尿血,崩漏。
甘草,甘,平,归胃经、肺经、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 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栀子炭,苦,寒。入心经、肝经、肺经、胃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 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 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黑芝麻,甘,平。归肝、肾、大肠经。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 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本发明中,上述原料协同作用,养阴清热,凉血止血,清肺泻热,使得鼻 出血的治疗能够得以缓解,对治疗鼻出血效果显著,且服用安全,治愈彻底, 无毒副作用,主要用于儿童及成年人鼻出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鼻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友彬,未经孙友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5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睡眠的中药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治风热上壅型中耳炎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