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RAF基因检测物在制备ACTH型垂体腺瘤分子病理诊断及分型产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5084.7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师咏勇;赵曜;黄传新;陈剑华;宋智健;马增翼;张启麟;间学敏;李士其;王镛斐;叶红英;叶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白艳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raf 基因 检测 制备 acth 垂体 腺瘤 分子 病理 诊断 产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RAF基因检测物在制备ACTH型垂体腺瘤分子病理诊断及分型产品中的应用。实验证明:BRAF基因突变为ACTH型垂体腺瘤所特有,其他类型的垂体腺瘤中未见该基因突变,可作为ACTH型垂体腺瘤一个特异性的分子病理诊断标记物。根据BRAF基因是否突变可进一步将ACTH垂体腺瘤分为两种亚型,即BRAF突变型和野生型,前者平均体积偏小,侵袭度小,午夜血清皮质醇浓度小于或等于22ug/dl;后组平均体积偏大,侵袭度大,午夜血清皮质醇浓度大于22ug/dl。因此可以通过检测BRAF基因是否突变判断ACTH垂体腺瘤的不同亚型,从而及时采取不同的临床治疗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RAF基因检测物在制备ACTH型垂体腺瘤分子病理诊断及分型产品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s)是人体最常见的神经内分泌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脑肿瘤之一(发病率占第2位)。按其不同的内分泌特性,可分为泌乳素型、生长激素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促甲状腺激素型、无激素型以及混合型等若干亚型。肿瘤通过异常分泌各种激素,导致患者出现不孕不育、肢端肥大、Cushing综合症、甲亢等显著的内分泌紊乱症状。垂体瘤发病隐匿,生长缓慢,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往就诊时,肿瘤往往已体积巨大,呈侵袭性生长,压迫邻近重要解剖结构,导致患者出现垂体功能低下、双眼视力下降和颅神经麻痹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型垂体腺瘤系由垂体腺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大量的ACTH,促进肾上腺分泌大量的皮质醇,最终导致内源性血皮质醇增多症,继而产生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病理变化,特称之为库欣病(Cushing’s diease),数量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85%。库欣病是一种严重的内分泌疾病,极少自行缓解,若不及时诊治,病死率很高。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综合征,骨质疏松等。虽然库欣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ACTH产生过剩的致病遗传机制仍然不明确。目前垂体瘤的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药物和立体定向放疗为辅,但只有少数患者通过这些方法获得治愈,大多数经治病例在较短的症状缓解期后出现肿瘤复发。因此临床上噬待新的治疗方法。此外,发现ACTH型垂体腺瘤可呈现截然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型:部分肿瘤体积微小,且病灶呈弥散状分布,手术前定位非常困难;而部分肿瘤体积巨大,同时向周边侵袭性生长,手术中极难获得肿瘤全切除。推测它们可能分属于ACTH型垂体瘤两种不同的亚型,对其应该采取不同的临床治疗策略。目前尚无特异性的分子诊断标记物可将它们进行鉴别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检测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物质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物质在制备检测或辅助检测待测ACTH型垂体腺瘤患者肿瘤亚型的产品中的应用。
上述应用中,所述BRA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1。
上述应用中,所述检测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物质包括如下1)或2)或3):
1)扩增所述BRAF基因的引物;
2)含有所述1)的PCR试剂组;
3)含有所述1)或所述2)的试剂盒;
所述扩增所述BRAF基因的引物为引物对1和/或引物对2;
所述引物对1由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和序列3所示的单链DNA组成;
所述引物对2由序列4所示的单链DNA和序列5所示的单链DNA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物质。
上述物质中,所述检测BRAF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的物质包括如下1)或2)或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5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