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力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4373.5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5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利平;梁义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12 | 分类号: | G01L5/1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力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属于传感器领域。
背景技术
工程中大量存在许多需要监测或显示单向力的场合,例如重要场合的螺栓紧固力,岩土工程中的锚杆或者锚索轴力。能够及时、准确的显示这些力对于工程设施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单向力监测装置分两类,一种使用电源,如应变片式,利用锚杆的应变来检测锚杆的应力,但由于需要电源,安全管理复杂。另一类不需要电源,有液压式、压感纸式,液压式是由液压压力盒和压力表组成,通过观察压力表的值来显示载荷,但其结构复杂,制造维护成本高,体积大,不宜大规模使用;压感纸式是通过压痕的长度来判断轴向力,但是周向分布的压感纸颜色长度不一,很难辨别。
因此,需要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无需电源、适合大规模安装使用的监测装置,通过大规模安装该装置,可以实现人人均能检测工程设施安全,大大提高工程设施的安全性能。
中国专利CN203452813U公开了一种通过观察高强弹簧的位移来判断轴向力的方案,但是由于位移太小,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变形量来判断锚杆的轴向力非常困难。中国专利201410468086.0公开了一种通过观察条纹图像来判断轴向力的方案,由于条纹的宽度受限,该方法适合近距离观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单向力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由显示装置与均载机构组成的单向力监测装置,通过显示装置将均载机构产生的均匀压力转化为不同的颜色,通过观察显示装置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受力情况。
根据以上分析综合考虑单向力监测装置,采用颜色作为显示装置的输出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向力监测装置,包括上、下壳体,壳体为阶梯形圆环结构,上、下壳体扣合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承载体,承载体为内部空心的圆筒结构,承载体外侧设有一圈反光层,反光层外部设有圆筒状的变色环,变色环外侧贴有偏振片,反光层与变色环之间为一环形空腔;壳体与变色环之间设有弹性过渡件,弹性过渡件为截面是双U形槽的环状结构,弹性过渡件与壳体之间留有液体腔,液体腔内灌充液体;在上、下壳体的径向靠近外缘处分别设有螺孔,该螺孔也是注液孔,注液孔分别位于弹性过渡件的上、下外侧,螺孔内设置密封件来密封液体;上壳体的上端连接螺母,下壳体的下端连接固定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与承载体之间、壳体与弹性过渡件之间采用胶粘的方式进行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件为螺塞压缩密封件或球涨堵头。
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采用钢材料,承载体根据变形量选择弹性材料;承载体选用的弹性材料为尼龙、酚醛树脂中的一种;弹性过渡件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片材。
上述方案中,所述液体为水或液压油。
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光层为圆环形薄膜,所述变色环选用环氧树脂或聚碳酸酯材料;变色环为内部空心的圆筒结构,圆筒的厚度不小于5m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的单向力监测装置的单向力监测方法,将所述监测装置安装于螺母和固定件之间,当用螺母拧紧后,锚杆或螺栓受拉力,整个装置受到压力,压力作用于上下壳体上,一部分压力作用于承载体上,另一部分压力依次传导到液体和弹性过渡件上,弹性过渡件的力均匀地传递到变色环上,导致变色环产生轴向压应力;不同的应力使变色环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实现力的颜色指示。
上述监测方法,当有不同的螺栓或锚杆力导致不同的应力,变色环则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实现力的颜色指示;以螺栓或锚杆破断力为100%,破断力与颜色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破断力0%,无色;
破断力0~20%,从无色渐变成淡黄色;
破断力20~30%,从淡黄色渐变成深黄色;
破断力30~40%,从深黄色渐变成紫红色;
破断力40~50%,从紫红色渐变成蓝色;
破断力50~70%,从蓝色渐变成白色;
破断力70~80%,从白色渐变成金黄色;
破断力80~100%,从金黄色渐变成粉红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实现锚杆力原位变色显示,即传感器颜色可根据锚杆力的大小而发生改变,不同的锚杆力对应不同的颜色,再加上传感器中具有增强反光效果,可以通过头灯或其他光源实现远距离高效观测,这样,利用该传感器能够对整个锚固工程海量布点监测,无需维护管理,无需专人点检,人人均可成为安全员,对锚杆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43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