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析氯阳极纳米催化电解法尾水净化消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4156.6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0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义;汪万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立义;汪万法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地址: | 36101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 纳米 催化 解法 水净化 消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析氯阳极纳米催化电解 (NCE)法尾水净化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消毒的方法有物理法,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化 学消毒法,如液氯、二氧化氯、次氯酸盐、溴化物、碘化物等。而传统的这些 方法还存在种种不足之处,如安全性差,运输和储存易造成泄漏和爆炸事故; 需要建造庞大的处理设施、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设备投资昂贵,投入大量的 水处理设施资金;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时,需投加大量的化学药剂,且大多 化学药剂具有腐蚀性,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定期更 换紫外灯管,运行成本高且后期维护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 快速消毒、经济合理、绿色安全、适用性和兼容性强的析氯阳极纳米催化电解 法尾水净化消毒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析氯阳极纳米催 化电解法尾水净化消毒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电解液,电解质NaCl和水的质量比1:30~100,搅拌溶解均 匀;
步骤二、电解,将步骤一中配制的电解液按0.1~5吨/小时的流量通过析氯 阳极纳米催化电解机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总电压为5~30V,采用直流电为 500~2500A,极间电压3~5V,极板电流密度100~1500A/m2,同名极距7~11mm;
步骤三、混合,将步骤二中产生的含有自由基Cl·的电解液与尾水按质量 比1:1000~5000进行一次性混合,通过调节电解机的电流和电解液流量,使混 合液含自由基Cl·达到1.0~15mg/L,混合后1~60秒内完成消毒杀菌。
进一步,所述电解液进口温度为室温,电解液出口温度10~70℃。
进一步,当电解液中电解质和水的配比为1:30~50时,电解阳极电流密度 100~1500A/m2。
进一步,当电解液中电解质和水的配比为1:50~100时,电解阳极电流密 度100~900A/m2。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混合采取含有自由基Cl·的电解液与尾水按质量比 1:10~50进行一次混合,混合后立即进入二次混合,二次混合按混合液与尾水 质量比1:20~100进行,通过调节电解机的电流和电解液流量,使二次混合液 含自由基Cl·达到1.0~15mg/L。
进一步,所述尾水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气浮池出水、中水或自来水。
进一步,所述电解质NaCl包括:NaCl或NaCl和KCl的混合物。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高效快速:自由基Cl·杀菌速度极快,0.5S即可去除99.9%以上的 微生物,并抑制其生长;
(2)低耗:采用析氯阳极NCE技术及设备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消毒, Cl·浓度1.0~15mg/L能达到一级A的消毒效果;
(3)协同:析氯阳极NCE技术及设备进行尾水消毒时,可同时净化污水, 降低COD、悬浮物、总磷、氨氮、色度、浊度等污染物指标,特别适用于污水 处理厂的提标处理;
(4)适用性:设备功率可根据需要调节,特别适合于进水水质波动大、浊 度高的尾水消毒;并且有很高的兼容性,可与原有的紫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 液氯消毒、次氯酸盐消毒的设施兼容;
(5)自动化与智能化:设备体积小,运行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安装、 操作和维护简单、方便,通过调节设备的工作电流就能达到控制出水微生物指 标的目的,借助微机可实现智能控制与远端操作;
(6)绿色:析氯阳极NCE消毒主要利用电解产生的自由基,不产生二次 污染,对人禽和水生动物无害;
(7)安全:析氯阳极NCE设备在电解过程中使用的电解质属于天然物质, 本身无毒无害,电解过程产生的物质非氯气,在消毒过程中没有氯气排出,不 会对人与环境造成伤害与污染。NCE设备在电解过程中仅有少量氢气排出,污 水厂消毒都是敞开式的,排气通风良好,不会造成氢气聚集形成安全隐患。且 NCE设备工作电压<30V,并且是直流电,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立义;汪万法,未经陈立义;汪万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4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剂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电极降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