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齿桩尖管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2448.6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2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民;方超;林继和;邱礼斌;杜义涛;余小伦;陈志雄;张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深圳市君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6;E02D5/7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齿桩尖管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管桩,尤其是一种斜齿桩尖管桩,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打桩是建筑施工的关键作业。传统现有技术的十字型桩尖钢管桩如图1和图2所示,管状的钢管桩体2下端焊接固定桩尖基板1,该板下表面固定中心尖1-1,中心尖1-1的外围固定呈十字形的侧锥封底1-2。在复杂的地质条件施打钢管管桩,当持力层为倾斜基岩面时,采用常规十字型桩尖钢管桩,收锤时容易发生桩端滑移或断桩事故。
检索可知,申请号为201420554776.3、201420226590.5以及20131033321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通过将传统桩尖改进为锯齿结构的创新,分别适用于剥蚀残丘地貌、桩头需要穿过溶洞以及强风化岩的特殊建筑施工场合,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打滑、免断桩效果。但将当持力层为斜度较大的基岩面时,上述现有技术都将因为桩尖单侧受力而依然难免桩端滑移、断桩或烂桩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桩尖结构的改进,提出一种可以有效避免在倾斜度较大基岩面上打桩过程中产生桩端滑移或断桩事故的斜齿桩尖管桩。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斜齿桩尖管桩包括管状的钢管桩体,所述桩体的前端固定水平的桩尖基板,所述桩尖基板的下端中心固定定心桩尖,所述桩尖基板的周圈围有齿形桩尖,所述齿形桩尖的最低齿尖和最高齿尖之间的连线处于与桩尖基板成倾角的平面,其它齿尖位于或高于所述平面,所述倾角的大小与待打桩持力层岩面倾斜角一致,所述定心桩尖高于所述平面。
这样,在进行打桩作业时,齿形桩尖可以在倾斜基岩持力层上超前定位,尤其是首先在持力层岩面倾斜方向超前定位,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桩端滑移或断桩事故。
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桩尖基板的周圈通过焊接围有至少五等分奇数齿的齿形桩尖,除最高和最低之外的齿尖位于上凹圆弧面内;所述上凹圆弧的半径由最低齿尖、两最高齿尖连线中点,以及定心桩尖尖顶至其垂向延长线与所述平面交点之间的间距的中点三点确定。
再进一步,所述定心桩尖的截面为十字形。所述定心桩尖由一块等腰三角形的主定心板和两侧的二块直角三角形定心筋板焊接而成。
又进一步,所述桩体内部浇筑混凝土,顶部固定十字交叉钢筋。所述桩体中部外围具有上下间隔分布的包绕钢筋圈。所述桩体桩体接管处具有撑在管内的十字交叉筋板,且外部坡口焊固连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钢管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实施例接桩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实施例桩尖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斜齿桩尖管桩如图3和图4所示,管状钢管桩体2的前端固定水平的桩尖基板1。桩尖基板1的下端中心固定十字形截面的定心桩尖1-1,该定心桩尖由一块等腰三角形的主定心板1-a和两侧的二块直角三角形定心筋板1-b焊接而成,其中主定心板1-a的尖顶低于定心筋板1-b的尖点。桩尖基板1的周圈通过焊接围有八等分齿(也可以是12、16等分,等等)的齿形桩尖1-3,齿形桩尖1-3的各齿尖处于与桩尖基板成倾角A的同一平面P,倾角A的大小与待打桩持力层岩面3倾斜角一致。主定心板1-a的尖顶高于平面P。
由于事先对施工现场地质情况补充勘察,摸清了持力层基岩面的高程及倾斜方向,相应革新出本实施例的桩尖结构,形成具有倾角的八等分齿,其中的最高齿和最低齿厚度方向分别形成两最尖点,进行打桩作业时,八等分齿形桩尖、尤其是最尖点在管桩施打至持力层时能前行接触持力层,超前定位,因此避免了定心桩尖碰到倾斜面基岩持力层时的滑移断桩无法收锤,或桩尖入岩能力差导致桩身被打烂造成废桩的现象,保证了施工质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斜齿桩尖管桩如图5、6、7所示,其管状的钢管桩体2内部浇筑混凝土,顶部固定十字交叉钢筋2-1,中部外围具有按需上下间隔分布的包绕钢筋圈2-2,桩管接长时的接管处(见图6所示)具有撑在管内的十字交叉筋板2-3,再通过外部的坡口焊固连连接。这些结构从不同部位对桩体起到加固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深圳市君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深圳市君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24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