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气健脾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1880.3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0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玲;李捍雄;佟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一品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4;A61K35/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气健脾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一种治疗脾胃虚弱证的中药组合物,还涉及一种治疗儿童脾虚疳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禀赋不足,年老体衰,大病初愈,调养失慎则会耗伤脾胃,导致脾胃不足,运化失健,形成脾胃虚弱证。
脾胃虚弱证又可称为脾气虚证,脾气虚证是指由于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亦称脾失健运证。
主证:肢体浮肿,食后脘腹作胀,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面色淡白不华,舌淡苔薄白或无苔,脉缓弱,或沉缓无力。
辨证分析:脾主运化,脾虚不运,水湿内生,外泛肌肤,则可出现肢体不同程度的水肿。脾气虚弱,运化失司,食入不化,清气不升,故食后脘腹作胀。脾失健运,清气不升,反而下注;或水湿不化,流注肠中,则大便溏薄。脾主四肢肌肉,脾虚气血化源不足,肢体失养,则见肢倦乏力;湿性重浊,水湿不化,故见身肢沉重;水液停蓄,故小便短少;脾不升清,生化乏源,清阳失荣,故面色淡白不华或萎黄;神失所养,故神疲怠倦;气虚不足则少气懒言;脾虚不升,则胃气不降,气机失畅,故脘腹痞闷。
脾气虚证与肾脏病关系密切。本证常出现于隐匿型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其以口淡纳呆、食后脘腹作胀、大便时溏、肢倦神疲、持续蛋白尿等脾虚不运的表现为证候特征,常见舌质淡白胖嫩有齿印、苔白之典型舌象。尽管慢性肾炎脾气虚证的患者有时会有轻微的浮肿,但水肿症状并不是诊断该证候的关键。因为水肿的有无及轻重,主要视脾气虚证发生在肾病的哪一阶段及何种类型之肾病。若出现在慢性肾炎恢复期,或隐匿型慢性肾炎,则多无水肿症。
肾脏病脾气虚证患者若失于治理,生血之源日渐匮乏,常出现血虚之兼证。此时,每多兼见头目眩晕(血压多不升高),心悸易惊惕,手足发麻,唇甲淡白,苔薄而脉细等表现,治疗宜气血双补。若脾气虚日久,或因有水肿而渗利太过伤阳,可致虚寒内生而出现脾阳虚的变证。此时,患者除表现上述各种脾气虚的见症之外,每兼见畏寒肢冷、面色晦暗、喜饮热食、精神萎靡等症,诊断的关键是畏寒肢冷的出现。治宜补脾温阳利水。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天损及先天,脾虚及肾,必然导致脾肾阳虚的变证。若脾气虚证治疗失当,渗利温燥太过伤阴,则又可演化为气阴两虚的变证。相反,脾气虚水肿的患者失于疏利,或补之不当,或复感外邪,经脉壅滞,三焦水道不利,水湿泛溢,往往出现水湿浸渍的兼证,而呈现本虚标实的复杂情况。此时,患者的特点是一身尽肿,肿势严重,常兼有胸腔及腹腔积液,甚至呼吸喘促不能平卧,小便极少乃至点滴而下。
尤应注意,脾气虚证的患者,由于气虚不足,土不生金,常累及肺卫,以至防御卫外功能不固,每易感外邪,或发为风寒表证,或发为风热证。本虚易受邪,邪犯更伤正,如是反复,恶性循环,以致正气日衰,病情日重,这便是肾病特别是慢性肾炎反复迁延难愈的关键所在。故在脾气虚证期间除积极治疗、调补脾气之外,必须重视加强生活护理,以减少外邪侵犯。
脾气虚,气化功能失调,对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①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气虚,气化功能失调则运化无权,水谷之精微不能正常输布,从而气血生化无源,于是导致气血亏虚。这是临床上慢性肾炎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出现贫血、乏力等最常见的原因之一。②脾主运化水湿,有调节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如果脾虚,气化功能失调则脾不能运化水湿,于是水湿滞留,泛于肌肤发为水肿。另外,脾气主升,能将水谷之精微、津液上输于肺,然后再输布到其他脏腑化生气血。同时,脾气还有统摄的作用,如果脾虚,气化功能失调,脾气不升或脾虚不能统摄,于是脾精下流或脾精不敛,导致尿中精微蛋白的漏出而形成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③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健运则卫气、元气有源;又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升降正常,则卫气、元气运行不息,于是身体康健,不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故《内经》有“脾旺不受邪”的说法。现代研究证实,脾与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脾肾虚弱则免疫功能不足,升降失司则免疫功能紊乱。如果脾虚,气化功能失调则势必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发生紊乱,于是病邪乘虚而入,这又是本病发生、迁延或复发的一个因素。
脾胃虚弱的常见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一品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一品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8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肾结石、尿道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麻杏止咳口服液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