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波下行辐射的确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01523.7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2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星;施建成;姬大彬;赵天杰;熊川;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7/89 | 分类号: | G01S17/89;G01S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波 下行 辐射 确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长波下行辐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微波遥感数据和有云条件下的第一光学遥感数据确定与长波下行辐射相关的第一参数的值;
利用辐射传输模型模拟生成有云条件下的长波下行辐射模拟量和所述第一参数的模拟量;
以所述长波下行辐射模拟量为输出量,以所述第一参数的模拟量为输入量,构建数学模型;以及
将确定的第一参数的值输入所述数学模型,得到第一长波下行辐射;
第一参数包括云高度、云层温度和云层到地面的大气总水汽含量,根据微波遥感数据和有云条件下的第一光学遥感数据确定与长波下行辐射相关的第一参数的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光学遥感数据确定云高度;
结合所述第一光学遥感数据和所述微波遥感数据确定云层温度;以及
根据所述微波遥感数据确定云层到地面的大气总水汽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下行辐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长波下行辐射模拟量为输出量,以所述第一参数的模拟量为输入量,构建数学模型包括:
以所述长波下行辐射模拟量为输出量、以云高度模拟量、云层温度模拟量、云层到地面的大气总水汽含量模拟量为输入量,构建神经网络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下行辐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遥感数据为MODIS大气廓线和云产品,所述微波遥感数据为AMSU大气温度和湿度廓线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下行辐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传输模型为MODTRAN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波下行辐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晴空条件下的第二光学遥感数据进行反演得到第二长波下行辐射;
将所述第一长波下行辐射和所述第二长波下行辐射相组合,得到空间连续的长波下行辐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波下行辐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晴空条件下的第二光学遥感数据进行反演得到第二长波下行辐射包括:
设定预设的晴空天气条件参数,利用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模拟生成大气层顶MODIS热红外波段辐射亮度以及对应的长波下行辐射,通过不断模拟建立模拟库;
基于模拟库构建利用MODIS热红外波段直接反演晴空条件下长波下行辐射的多元非线性回归算法;
将晴空条件下的MODIS热红外波段数据输入到所述多元非线性回归算法,得到所述第二长波下行辐射。
7.一种长波下行辐射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微波遥感数据和有云条件下的第一光学遥感数据确定与长波下行辐射相关的第一参数的值;
生成模块,用于利用辐射传输模型模拟生成有云条件下的长波下行辐射模拟量和所述第一参数的模拟量;
构建模块,用于以所述长波下行辐射模拟量为输出量,以所述第一参数的模拟量为输入量,构建数学模型;以及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将确定的第一参数的值输入所述数学模型,得到第一长波下行辐射;
第一参数包括云高度、云层温度和云层到地面的大气总水汽含量,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光学遥感数据确定云高度;
结合所述第一光学遥感数据和所述微波遥感数据确定云层温度;以及
根据所述微波遥感数据确定云层到地面的大气总水汽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波下行辐射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对晴空条件下的第二光学遥感数据进行反演得到第二长波下行辐射;
组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长波下行辐射和所述第二长波下行辐射相组合,得到空间连续的长波下行辐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5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