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乌鸡与白乌鸡杂交制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01077.X 申请日: 2016-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5638561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8
发明(设计)人: 刘华武 申请(专利权)人: 刘华武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7300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乌鸡 杂交 制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乌鸡制种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黑乌鸡与白乌鸡杂交制种方 法。

背景技术

黑乌鸡,是天然黑色药用滋补珍禽,为我国宝贵的稀有唯一幸存的珍稀品种,且肉 质细嫩、清香甘润,味道鲜美,含有极高滋补药用价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D、E和钙、 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其营养成分高于一般土鸡的二、三倍,而脂肪含量却极 低,是纯天然高营养保健食品,数百年来,该鸡一直被当地人选为妇女坐月子时补充营养的 上佳滋补品和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佳礼品。

白毛乌骨鸡,也是我国名贵珍禽之一,该鸡肉质鲜嫩、胶质多、营养丰富全面,对虚 劳羸弱,消渴中恶等有特殊补效。属滋补、强身食品。据中国农科院测定,每100克干燥鸡肉 中17种氨基酸含量为96.31克,远远超过同类的其它鸡种;其中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 特别高。白毛乌骨鸡不仅有很好的营养滋补作用,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李时珍巨 著《本草纲目》中就有详细记述。利用白毛乌骨鸡及蛋滋补治病的有二十个配方,是妇科成 药“乌鸡白凤丸”、“乌鸡妇康糖浆”和“白毛乌骨鸡补酒”的主要原料,国内享有名望的药厂 和酒厂,都纷纷选用白毛乌骨鸡制成成品,远销国内外,深受用户赞誉。

虽然黑乌鸡和白乌鸡均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但其药用作用并不甚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乌鸡与白乌鸡杂交制种方法,能够综合黑乌鸡和白 乌鸡的优点,得到一种药用效果更好的新品种。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1)选择日龄在80-100日的母黑乌骨鸡,单独圈养起来饲喂,连续圈养饲喂30-40天,得 到第一代母本,选择80-90日龄的公白乌鸡,单独圈养起来饲喂,连续圈养饲喂30-40天,得 到第一代父本,让第一代母本和第一代父本混养自然产蛋,选受精蛋进行孵化,得到F1代灰 乌鸡;

2)将F1代灰乌鸡养殖至80-100日龄,剔除F1代公灰乌鸡,留F1代母灰乌鸡单独圈养起 来饲喂,连续圈养饲喂30-40天,得到第二代母本,选择80-90日龄的公黑乌鸡和公白乌鸡, 单独圈养起来饲喂,连续圈养饲喂30-40天,得到第二代父本,将F1代灰乌鸡与公黑乌鸡混 养自然产蛋,选受精蛋进行孵化,得到F2代灰黑鸡,将F1代灰乌鸡与公白乌鸡混养自然产 蛋,选受精蛋进行孵化,得到F2代灰白鸡;

3)将F2代灰黑鸡养殖至80-100日龄,剔除F2代公灰黑鸡,留F2代母灰黑乌鸡单独圈养 起来饲喂,连续圈养饲喂30-40天,得到第三代母本,选择80-90日龄的公白乌鸡,单独圈养 起来饲喂,连续圈养饲喂30-40天,得到第三代父本,将F2代母灰黑鸡与公白乌鸡混养自然 产蛋,选受精蛋进行孵化,得到F3代灰黑白鸡;

4)将F2代灰白鸡养殖至80-100日龄,剔除F2代公灰乌鸡,留F2代母灰白鸡单独圈养起 来饲喂,连续圈养饲喂30-40天,得到第三代母本,选择80-90日龄的公黑乌鸡,单独圈养起 来饲喂,连续圈养饲喂30-40天,得到第三代父本,将F2代母灰白鸡与公黑乌鸡混养自然产 蛋,选受精蛋进行孵化得到F3代灰白黑鸡;

5)将F3代灰黑白鸡养殖至80-100日龄,剔除F3代公灰黑白鸡,留F3代母灰黑白鸡单独 圈养起来饲喂,连续圈养饲喂30-40天,得到第四代母本,将F3代灰白黑鸡养殖至80-90日 龄,剔除F3代母灰白黑鸡,留F3代公灰白黑鸡单独圈养起来饲喂,连续圈养饲喂30-40天,得 到第四代父本,将F3代母灰黑白鸡与F3代公灰白黑鸡混养自然产蛋,选受精蛋进行孵化, 得到乌鸡新品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黑乌鸡与白乌鸡进行杂交,得到的乌鸡新品 种集合黑乌鸡和白乌鸡的综合优点,对治疗妇科疾病有较好的药用效果,尤其是对月经不 调患者药用效果甚为明显,药性相对于黑乌鸡和白乌鸡有极大的提高,得到的乌鸡新品种 肉质细嫩,生长较快,抗病能力较强,成年鸡羽毛丰满,色泽灰亮,成年雌鸡体重1.35-1.42 千克,雌鸡开产日龄平均为152-167天,年产蛋为172-188枚,成年雄鸡体重1.65-1.83千克, 雄鸡性成熟平均日龄为135-146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杂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武,未经刘华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10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