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弹性体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00663.2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威;吕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威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27/18;C08L39/06;C08K13/02;C08K5/098;C08K3/34;C08K3/22;C08K3/04;C08J9/12;B29C44/00;B29B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弹性体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弹性体材料。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高分子发泡材料行业产需预测与发展模式转型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2008下半年到2009上半年期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出现一定的下滑,相关出口贸易受到较大影响,软质发泡材料行业发展速度放缓。2008年市场规模为54.83亿元,同比增长11.58%,2009年市场规模为61.19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1.60%,相比前两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国内的家电、电子产品以及体育休闲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开始慢慢恢复金融危机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在2010年后,我国软质发泡材料行业将有持续的快速发展,预计年增长率将超过15%,到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元。
软质发泡材料是以塑料(PE、EVA等)、橡胶(SBR、CR等)等原材料,加以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发泡剂等辅料,通过物理发泡或交联发泡,使塑料和橡胶中出现大量细微泡沫,体积增加,密度减少,软质发泡材料质量轻、柔软度好,具备缓冲、吸音、吸震、保温、过滤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电、汽车、体育休闲等行业。
结构泡沫材料是以塑料(PVC、PET等)等为基础,通过贯穿的芳香酰胺聚合网络修正的发泡材料,与软质发泡材料一样密度很低、但具有很高的强度,适用于要求材料轻、强度高的高端领域,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轨道交通、游艇、航空航天、建筑节能等行业。
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领域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技术产业,尤其是在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更是将“新材料”行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了多项技术研发、财政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另外,近年来我国在高分子发泡材料生产工艺上实现了多项创新,产品性能逐渐提升,应用领域也日益拓宽,这些都将进一步助推高分子发泡材料行业实现更快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弹性体材料,可广泛用于隔热材料、密封材料、保温材料、缓冲垫片、吸声板材、医用材料器具、航空航天等领域。
一种高性能弹性体材料,其配方如下:聚苯乙烯100份,聚四氟乙烯50-100份,填料0-100份,增塑剂0-20份,软化剂5-18份,活性剂5-15份,分散剂3-5份,脱硫剂0.5-5份;防老剂1-5份。
填料为炭黑、白炭黑、碳酸钙、高岭土、短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增塑剂为芳烃油、石蜡油、环烷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软化剂为松焦油、松香、妥尔油、木沥青的一种或几种。
活性剂为氧化锌、氧化镁、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脱硫剂为氧化铁。
防老剂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RD)、N-苯基-N′-环己基对苯二胺(4010)、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中的任一种。
一种高性能弹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混炼胶制备
(1)按重量分别称取所需生胶、填料及增塑剂;(2)密炼机温度设置为60-100℃,转速为40-60rpm,将生胶、填料、增塑剂、软化剂、分散剂投入密炼机中,混炼均匀,控制排胶温度低于120℃;(3)混炼胶排胶、压片、冷却停放12h;(4)将停放后的胶料在开炼机上。
2)脱硫化
将混炼胶加入脱硫剂,放入100-160℃的烘道进行脱硫处理,时间为1min-15min。
3)超临界发泡
脱硫后的样品放入高压反应釜中,通入超临界流体并升温、加压使其变为超临界状态,当超临界流体在预硫化物胶中达到饱和后,采用快速降压法、或快速升温法,制得微孔疏水性材料。其中超临界流体为CO2。
4)定型
将脱硫后微发泡材料放入另一烘道中定型,其中烘道温度为120-180℃,定型时间为10-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威,未经张明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00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