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中空纤维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90001467.6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4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昌晴;高木贵行;H-M·伊赛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株式会社;优迈特化学品欧洲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益华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8 | 代理人: | 郭红丽;常殿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中空纤维膜组件 阀开口 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 中空纤维膜 净化功能 流入壳体 可收纳 中空的 负压 开闭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其能够在净化功能不受影响的条件下用于可收纳液体的各种容器中。中空纤维膜组件(1)包括多个中空纤维膜(10)、中空的壳体(20)、止回阀(30)。壳体(20)包括可供止回阀(30)开闭的阀开口(27)。止回阀(30)设置于壳体(20)的阀开口(27),并使气体能够从壳体(20)的外部流入壳体(20)的内部,且当壳体(20)的内部产生负压时打开阀开口(27)。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尤其涉及作为饮料用容器的饮用口而安装并用于净化饮料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一种包括用于净化(过滤)水等饮料和其他液体的中空纤维膜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空纤维膜组件安装于收纳有饮料等液体的容器的开口部,当使容器内的液体经由开口部流出时,净化经由中空纤维膜流出的液体。
图7是用于示出以往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示意性结构的图。如图7所示,以往的中空纤维膜组件100安装于容器110的开口部111,包括多个弯曲成U字状的中空纤维膜101捆在一起而形成的中空纤维膜束102,中空纤维膜束102设置在壳体103内。壳体103呈大致筒状的形状,一端安装于容器110,并经由开口部111与容器110内连通。在壳体103的另一端形成有流出口104,收纳于容器110内的液体能够经由中空纤维膜束102从流出口104流出(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上述以往的中空纤维膜组件100例如通过使用者经由流出口104抽吸容器110内的液体,从而使液体通过中空纤维膜束102的各中空纤维膜101而被净化(过滤),净化后的液体从流出口104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3567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上述那样的以往的中空纤维膜组件100通过安装于容器110,从而能够净化容器110内的液体并向外部导出,但是当容器110是如聚酯瓶(PET bottle)那样由弹性体形成的容器时,容器110通过抽吸而被紧缩。中空纤维膜101在湿润状态下不能使空气通过,所以,容器110一旦紧缩,则容器110不能恢复至原来的状态,不能进一步抽吸或导出内部的液体,从而不能进一步净化内部的液体。因此,使用昂贵的专用容器作为容器110。
由此,一直以来要求即使在廉价的聚酯瓶等能够收纳液体的各种容器中,也能够在反复进行液体的导出时净化功能不受影响地进行使用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净化功能不受影响的条件下用于可收纳液体的各种容器中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包括:壳体,其包括至少一个流入口和至少一个流出口;多个中空纤维膜,其配置在该壳体的内部,两端经由所述壳体的流出口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密封部,其以所述中空纤维膜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的方式密封所述壳体的流出口,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特征在于,包括能够使气体从所述壳体的外部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流动的止回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所述壳体包括可供所述止回阀开闭的阀开口,所述止回阀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产生负压时打开所述阀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所述止回阀是锥形止回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所述壳体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能够以所述壳体的流入口与能够收纳液体的容器的内部连通的方式将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容器的开口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中,所述壳体的安装部包括能够与所述容器的开口部卡合的卡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株式会社;优迈特化学品欧洲有限公司,未经NOK株式会社;优迈特化学品欧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90001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