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胶原蛋白收率的方法以及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胶原蛋白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84770.1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0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浩;柳志喆;郑炯宇;崔相范;徐东三;张晶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元世龙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K14/78 | 分类号: | C07K14/78;C12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戴香芸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原蛋白 动物源性 收率 放射线 灭菌 照射 原蛋白 出胶 改性 内毒素 保存性 酶溶液 除盐 去除 洗涤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胶原蛋白收率的方法以及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胶原蛋白。本发明为了在不导致胶原蛋白的改性的前提下通过照射放射线而对动物源性组织进行灭菌并同时提高胶原蛋白的收率,包括:通过向动物源性组织照射放射线而对其进行灭菌的步骤;对上述已灭菌的动物源性组织进行洗涤以及粉碎的步骤;通过使上述已粉碎的组织与酸性或酶溶液发生反应而分离出胶原蛋白的步骤;通过添加盐而提取出胶原蛋白的步骤;以及,对已分离出的胶原蛋白进行除盐的步骤。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通过向动物源性组织照射放射线而对菌和内毒素进行去除,能够在提升其可保存性的同时,在不导致胶原蛋白的改性的前提下提高其收率,从而大幅提升胶原蛋白的品质以及可靠性,借此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并留下良好的印象。
技术领域
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提高胶原蛋白收率的方法以及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胶原蛋白,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向动物源性组织照射放射线而对菌和内毒素进行去除,能够在提升其可保存性的同时,在不导致胶原蛋白的改性的前提下提高其收率,从而大幅提升胶原蛋白的品质以及可靠性,借此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并留下良好的印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胶原蛋白(collagen)是构成包括哺乳类和鸟类在内的各种动物的皮肤、骨骼、软骨等组织以及鱼类的鱼鳞等的硬蛋白质,目前已发现的有20多种类型,其中的大部分为I型的胶原蛋白组织。
如上所述的胶原蛋白能够通过酶分离法、有机溶剂分离法、酸法、碱法、中性分离法等,通过提取以及提纯的工程从动物的组织中获得。
虽然已经研究出了用于提高胶原蛋白收率的多种方法,但是目前为止,在不增加分离工程期间或不混合特定化学物质的前提下并不能实现收率的提高。
目前,作为胶原蛋白的产业应用,在医药领域、食品领域、化妆品领域等被加工成多种形态进行使用,尤其是因为其生物相容性以及组织亲和性优秀且能够在生体内被完全分解吸收的特性,在医药领域的备受推崇。
为了能够以医疗用途使用胶原蛋白,需要确保对包括病毒以及细菌等在内的各种生物学性污染源的稳定性。
作为去除污染源的灭菌方法,包括加热处理(湿式、干式)、化学溶剂处理以及放射线处理等。
但是,上述方法会导致可能诱发被灭菌物质的特性变化或毒性的残留物的产生,从而可能会使胶原蛋白发生改性而变成不符合使用目的的形态。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如下所示的先行技术文献,但是仍然无法有效地一举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大韩民国注册专利公报第0837858号(2006.06.05)
(专利文献2)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2-0084189号(2012.07.27)
(专利文献3)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4-0118763号(2014.10.0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胶原蛋白收率的方法以及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胶原蛋白,其第1目的在于通过向动物源性组织照射放射线、灭菌、洗涤以及粉碎、分离以及提取、除盐等步骤提高胶原蛋白的收率;采用上述技术构成的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通过向动物源性组织照射放射线而对菌和内毒素进行去除,从而提升其可保存性;其第3目的在于在不导致胶原蛋白的改性的前提下提高其收率;其第4目的在于通过在一个工程中实现对组织的灭菌以及对胶原蛋白收率的提高,在实现简单的产业应用的同时通过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而提升其经济性;其第5目的在于利用环保且产业应用性较高的放射线实现对动物源性组织的灭菌以及胶原蛋白收率的提高;其第6目的在于通过上述效果大幅提升胶原蛋白的品质以及可靠性,借此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并留下良好的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元世龙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世元世龙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4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