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致晕家禽的装置,设备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81945.3 | 申请日: | 2015-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6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乌夫·特拉;保罗·凯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科食品系统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2B3/00 | 分类号: | A22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家禽 装置 设备 方法 | ||
1.设计和制造成通过包括致晕气体的气体混合物来致晕意在宰杀并位于容器(11)中的活的家禽动物的装置(10),所述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两个致晕区域(13)的致晕室(12),设置在所述致晕室(12)入口侧、用于至少一个含有活的家禽动物的容器(11)的引入站(14),设置在所述致晕室(12)出口侧、用于至少一个含有已致晕家禽动物的容器(11)的排出站(15),至少一个用于将至少一个容器(11)在传送方向T上从所述引入站(14)传送通过致晕区域(13)并到达所述排出站(15)的传送运输机(16),以及用于将所述气体混合物输送至所述致晕室(12)的所述致晕区域(13)中的机构(17),其特征在于,用于输送气体混合物的机构(17)包括至少一个注入管(18),所述注入管设计和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容器(11)移动,以便可拆卸地连接到至少一个容器(11)并从其上拆卸,以这种方式,每个处于与至少一个注入管(18)可拆卸连接状态的容器(11)能够填充所述气体混合物,其中
每个注入管(18)设计和构造成以这样的方式移入构成容器堆栈的每个容器(11)内和移出至少一个容器(11),即具有位于其中的家禽动物的所述容器堆栈的每个容器(11)可以独立地从内部填充至少一个注入管(18)的流出的气体混合物并对之进行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晕室(12)是呈封闭的致晕通道(19)的形式并形成水平朝向的致晕路线,至少一个传送运输机(16)设计和构造成以沿所述致晕路线在平面E上将至少一个容器(11)从一个致晕区域(13)水平传送到另一个致晕区域(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注入管(18)设置于传送路径之上,并以这样的方式设计成能够垂直地上下移动,即所述注入管(18)能够从上部待机位置,进入至下部工作位置,并返回,在所述上部待机位置注入管(18)的自由端完全在位于注入管(18)下方的最靠近注入管(18)的容器堆栈的容器(11)之外,在所述下部工作位置注入管(18)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容器堆栈的任何容器(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注入管(18)以这样的方式与每个致晕区域(13)相关联,即每个致晕区域(13)能够暴露于气体混合物,尤其是暴露于具有不同浓度的致晕气体的气体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注入管(18)在其自由端具有设计和构造成用于将所述注入管(18)适配到容器堆栈的至少一个容器(11)或适配到其中的适配头(20),其中所述适配头(20)具有用于排放气体混合物的至少一个开口(21)。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头(20)是这样的插入式连接件的形式,即每个注入管(18)能够通过其适配头(20),以密封的方式,与每个容器(11)连接而不需要固定机构,所述连接是这样的连接,即一方面用于将所述气体混合物填充至少一个容器(11)的至少一个开口(21)指向所述容器(11)的内部,另一方面所述适配头(20)相对于所述容器(11)向外相对于周围环境的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用于充气的至少一个开口(21)在适配头(20)的两个密封元件(22,23)之间沿适配头(20)的纵向轴线方向布置在适配头(20)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每个注入管(18)具有用于在所述容器(11)内部测定气体混合物中致晕气体的气体浓度和/或用于可视地监视容器(11)的内部的相关联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至少一个传送运输机的传送速度和就气体混合物中致晕气体的浓度而言的气体混合物的组成能够通过所述单元而进行控制和/或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科食品系统公司,未经林科食品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19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