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液系统及样本分析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81188.X | 申请日: | 2015-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9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史亮;谢小恒;张少维;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彭家恩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样本 分析 | ||
一种样本分析仪及排液系统,排液系统用于与待排出液体的排液容器(1)相连通,排液系统包括真空泵(6)、第一管路(11、12、13、14)、废液收集装置(7)、压力传感器(5)和控制器,第一管路(11、12、13、14)用于连通排液容器(1)和真空泵(6),压力传感器(5)的感应接口与第一管路(11、12、13、14)连通,用于检测第一管路(11、12、13、14)中的压力,并输出压力信号,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5)和真空泵(6)电连接,控制真空泵(6)开启和关闭,并接收压力传感器(5)输出的压力信号,根据压力信号监测排液系统是否正常。排液系统通过真空泵(6)产生的负压排出废液,通过压力传感器(5)检测排液系统中气压,将预定时机的压力值和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排液系统中的真空是否足够,从而判断排液系统是否出现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液系统及包括该排液系统的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需要清洗或收集废液的场合需要用到排液系统,将清洗产生的废液或其它测试产生废液通过排液系统收集到指定的容器中。现有技术中,排液系统通常采用通过负压方式收集废液,负压由真空组件或负压组件产生。以医疗领域用到的样本分析仪为例进行说明,样本分析仪通过采样机构采集样本,为防止交叉污染,在加样针排完样本后,在采集下一个样本之前,会对加样针进行清洗。现有技术中,利用真空来带走加样针清洗管路中产生的废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废液排放方式,这种真空排液系统通常包括清洗池和真空泵,以及将清洗池和真空泵连接的管道。真空泵用于产生真空压力,通过管道将清洗池中的废液吸走。其优势在于可在较短时间内将加样针清洗产生的废液完全带走,有效增强清洗的效果,减少针尖的挂液量,避免加样针在吸样本或试剂中产生的交叉污染。其缺点是:如果部件由于使用不当或本身存在质量缺陷等缘故,会导致整个系统无法产生足够的真空将管路中的废液及时排尽。如果真空不足程度轻微的话,可能导致针尖存在挂液,影响测试结果。如果真空不足程度严重的会导致清洗池溢流,这种情况不但使加样针无法清洗干净、导致测试结果作废,并且从清洗池溢出的液体会留到机器内部,可能接触到其它电器部件,导致部件被腐蚀或烧毁的后果。因此需要监测真空排液系统是否出现故障。
一种判别真空排液系统出现故障的方式是利用在清洗池口安装液位传感器,来检测清洗池是否出现溢流,如果出现溢流则判断真空排液系统出现故障。这种检测方式虽能够及时发现当真空严重不足时导致的清洗池溢流的出现,但是,对于真空不足程度轻微的情况(例如清洗池虽没有出现溢流,但真空还是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无法识别,并且溢流检测也无法识别排液系统中具体哪一部分出现异常,对维修工程师识别故障具体位置无法提供有效帮助。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仪器的排液系统,所述排液系统用于与待排出液体的排液容器相连通,所述排液系统包括:
真空泵,用于提供真空压力;
第一管路,用于连通排液容器和真空泵,在真空泵工作时,第一管路和排液容器之间形成压力差,以使排液容器中的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第一管路到达真空泵的出口;
废液收集装置,与真空泵的出口连通,用于收集真空泵输出的液体;
压力传感器,其感应接口与第一管路连通,用于检测第一管路中的压力,并输出压力信号;
控制器,其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真空泵电连接,控制真空泵开启和关闭,并接收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根据压力信号监测排液系统是否正常。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
排液容器;其中排液容器可为加样针清洗池、试剂盘排废液管路和磁分离盘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排液系统,所述排液系统的第一管路与排液容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11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