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81086.8 | 申请日: | 2015-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7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泷野俊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F13/49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严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性 物品 制造 方法 以及 装置 | ||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以及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并且包括:皮肤侧构件(181),所述皮肤侧构件(181)位于皮肤侧;非皮肤侧构件(191),所述非皮肤侧构件(191)位于非皮肤侧;多条橡胶线(141),所述多条橡胶线(141)配置在皮肤侧构件(181)与非皮肤侧构件(191)之间,该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在沿输送方向输送皮肤侧带状构件(18)以及非皮肤侧带状构件(19)的期间,将沿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多条橡胶线(141)配置到皮肤侧带状构件(18)与非皮肤侧带状构件(19)之间,其中,使皮肤侧构件(181)呈带状连续而构成皮肤侧带状构件(18),使非皮肤侧构件(191)呈带状连续而构成非皮肤侧带状构件(19);在将多条橡胶线(141)配置到皮肤侧带状构件(18)与非皮肤侧带状构件(19)之间的工序后,在沿纵向与设置有橡胶线(141)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形成多条缝隙(15);在形成多条缝隙(15)的工序后,将皮肤侧带状构件(18)以及非皮肤侧带状构件(19)一起切断,形成皮肤侧构件(181)以及非皮肤侧构件(19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吸收尿等排泄物的吸收性物品,公知一次性尿布。该一次性尿布由外装体和吸收性主体形成,该外装体具有第1片材、第2片材以及橡胶线(弹性体),如文献1所示,公知在外装体上形成狭缝来提高透气性的一次性尿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11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文献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是在第1片材上形成了缝隙(狭缝)后,将橡胶线夹在第1片材与第2片材之间来形成外装体,所以可能因原料输送时的偏差而导致从缝隙看到橡胶线。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以往的问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缝隙而提高透气性,并且减小从缝隙看到橡胶线的可能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主要的发明是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以及与上述纵向交叉的横向,并且包括:皮肤侧构件,上述皮肤侧构件位于皮肤侧;非皮肤侧构件,上述非皮肤侧构件位于非皮肤侧;多条橡胶线,上述多条橡胶线配置在上述皮肤侧构件与上述非皮肤侧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在沿输送方向输送皮肤侧带状构件以及非皮肤侧带状构件的期间,将沿上述输送方向伸长的状态的多条橡胶线配置到上述皮肤侧带状构件与上述非皮肤侧带状构件之间,其中,使上述皮肤侧构件呈带状连续而构成上述皮肤侧带状构件,使上述非皮肤侧构件呈带状连续而构成上述非皮肤侧带状构件;在进行了将多条上述橡胶线配置到上述皮肤侧带状构件与上述非皮肤侧带状构件之间的工序后,在沿上述纵向与设置有上述橡胶线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形成多条缝隙;在进行了形成上述多条缝隙的工序后,将上述皮肤侧带状构件以及上述非皮肤侧带状构件一起切断,形成上述皮肤侧构件以及上述非皮肤侧构件。
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描述能够清楚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减小从缝隙看到橡胶线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概略主视图。
图2A是展开状态的尿布1的俯视图。图2B是作为图2A中的A-A剖视图的中心横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尿布1的生产线的各工序的流程的图。
图4A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的概略图。图4B是说明图4A中的各工序的外装带状构件17的概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10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