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控制器、接入节点以及聚合节点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80783.1 | 申请日: | 201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7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蔡涛;杜颖钢;马里奥·科斯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J13/00 | 分类号: | H04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通信 网络 控制器 接入 节点 以及 聚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控制器、接入节点、聚合节点及其方法。该控制器包括:处理器,被配置用于选择非正交或者短正交的多个扩频码,以及发射器,被配置用于通知多个扩频码的接入节点和聚合节点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网络中控制器、接入节点以及聚合节点。本发明还涉及无线电通信网络以及用于无线电通信网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下一代无线网络的背景下,有针对性的商业化时间在2020年左右,毫米波无线电被认为是用于建立两种类型的回程节点、聚合和非聚合回程节点的目的。非聚合回程节点通常与接入节点(或者接入点,或者基站,或者节点B或者e节点B/eNB)相关联并且下文称为接入节点。接入节点可以安装在建筑物墙壁或灯柱上,而聚合节点可以安装在建筑物顶部。聚合节点用于聚合来自多个接入节点的信号。随后聚合的信号可以进一步传送至其它网络节点用于处理。毫米波是相对于从30GHz至300GHz的频率具有1mm和10mm之间的波长的无线电波。由于大块可用频谱带,毫米波优选地用于在回程链路上携带高比特速率数据。
总的来说,回程链路可以实施为发射/接收解码的信息数据或者为发射/接收量化的RF信号。对于后一种情况,信号处理的基带部分(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通常在处理器池(云,并且通常与核心网络功能同位)完成,并且接入节点(access node,ANd)是简单的无线电前端RRH(remote radio head,远程无线电头),包括例如,功率放大器、天线以及简单的控制电路。在这样的部署中,聚合节点和接入节点之间的链路通常称作前传链路。相应的接入节点和聚合节点分别可以称作前传节点和聚合前传节点。
若接入节点和用户终端工作在小于毫米波频谱的频谱(例如,3.5GHz),要较低频谱和毫米波频谱之间的信号的转换。对于上行链路,前传的一种实施方式(模拟前传)是使用混合器类型的设备将来自接入节点的信号直接转换为毫米波带,并将前传链路上的信号发送到聚合节点。在聚合节点处,信号将被下转换,再次使用混合器类型的设备,采样,并且然后发送到云。对于下行链路,在云内生成的量化的RF信号将首先上转换并且在毫米波链路上发射至接入节点。在上转换之前,量化的信号需要经过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在接入节点处,信号将下转换并且发送至用户节点。
在上述模拟前传的实施方式中,在毫米波链路上的单独的200MHz信道上发射来自接入节点的每个天线分支的信号(例如,具有200MHz带宽),并且之后,在接收端处,由分离的模数数字转换器,ADC(一个200MHz信道的一个ADC)数字化在200MHz信道上的接入信号。由于ADC通常是无线电前端电路中最昂贵和功耗最大的组件,因此减少设计中所需的ADC数量将是有益的。
一个可能的方案是在前传节点和聚合前传节点中使用编码复用方案来节约ADC的花费。
对于上行链路,使用正交代码扩展,来自不同天线信道的多个流可以被复用到时频域中相同的复合流上。在接收器侧处,由高速ADC采样复合流。在这样的方式中,避免了多个ADC,因此可以降低成本和能量消耗。这种设计的缺点是附加扩展/解扩的复杂性,并且当通过扩展增加信号带宽时,需要高速ADC来采样后扩展信号。
2013年,Alwan,E.A.;Khalil,W.;Volakis,J.L.在IEEE天线和传播协会国际研讨会(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Socie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APSURSI)上公开了一种使用正交码的编码复用解决方案“用于数字波束成形应用的超宽带现场编码接收机(Ultra-wideband on-site coding receiver,OSCR)”,以降低在数字波束成形架构中硬件和电力成本。代码复用所需的带宽与频分复用解决方案相似,即将来自不同天线的信号放在随后的频道中。换句话说,没有容量节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0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