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晶状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80505.6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7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朴京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赛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2/14 | 分类号: | A61F2/14;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李平 |
地址: | 韩国首***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晶状体 组件 | ||
1.一种人工晶状体组件,其用于插入眼球内,其特征在于,
包括:
人工晶状体支撑体(10),其以插入上述眼球的囊袋内部的环形状构成,与上述囊袋接触的外周面(11)包括接触于上述囊袋的前面部的第一前面接触部(11a)以及接触于上述囊袋的后面部的第一后面接触部(11b),与上述外周面(11)相向的内周面(12)包括与上述第一前面接触部(11a)相向的第二前面接触部(12a)、以及与上述第一后面接触部(11b)相向的第二后面接触部(12b);
连接机构(50),其包括构成环形状的环部(51)、在上述环部(51)以放射方向突出的安置部(53)、以及在上述安置部(53)向上述人工晶状体支撑体(10)的内周面(12)突出的扩张部(52),上述扩张部(52)包括与上述第二前面接触部(12a)的至少一个区间接触的第三前面接触部(52a)、与上述第二后面接触部(12b)的至少一个区间接触的第三后面接触部(52b)、以及配置成向中心区域上的中心部凹陷且设于上述第三前面接触部(52a)与上述第三后面接触部(52b)之间而形成与上述内周面(12)隔离的空间的变形促进槽(52c);及
人工晶状体(30),其连接到上述连接机构(50),
上述人工晶状体(30)设有在光学部(31)以放射型突出的触觉部(32),
在上述连接机构(50)的内周面设有固定上述触觉部(32)的槽部(54),
上述安置部(53)在内周面设有上述槽部(54),
上述扩张部(52)在上述安置部(53)以具备贴紧上述人工晶状体支撑体(10)内周面地扩张的截面地突出,在赤道附近形成上述变形促进槽(52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触觉部(32)的末端设有第一凸部(33b)与第一凹部(33a),上述槽部(54)设有具备对应于上述第一凸部(33b)的截面的第二凹部(54a)和具备对应于上述第一凹部(33a)的截面的第二凸部(54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机构(50)的上述变形促进槽(52c)开始的地点形成于与离赤道的直线距离(L2)为0.9~1.3mm的上述人工晶状体支撑体(10)的外周面(11)的一地点相向的位置,上述槽部(54)的底面至上述变形促进槽(52c)为止的间距(d2)为0.4~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人工晶状体支撑体(10)在上述第一前面接触部(11a)的一部分区间设有为了提高运动传递能力而朝中心部凹陷的复合运动传递面(20),
上述复合运动传递面(20)在凸出形状的外周面(11)上以一部分凹陷的形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复合运动传递面(20)在正面投影时构成直线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复合运动传递面(20)在正面投影时构成弧形状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人工晶状体支撑体(10)被安装在上述囊袋的状态下,上述复合运动传递面(20)位于第二小带(7b)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第一前面接触部(11a)的上述复合运动传递面(20)位于距离上述赤道0.9mm~1.5mm长度的区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第一后面接触部(11b)的上述复合运动传递面(20)位于距离上述赤道1.2mm~1.9mm长度的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赛克株式会社,未经洛赛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805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上辊传动及平衡装置
- 下一篇:具有可调焦距的接触镜片和眼内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