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型重叠式码分多址(CDMA)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9862.0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7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K·西瓦内桑;Y·福阿德;V·R·沙尔马邦加德;金准范;B·克齐奥格鲁;傅延增;R·万尼斯姆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24 | 分类号: | H04W52/24;H04W72/04;H04J13/00;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吴丽丽;魏小薇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重叠式 码分多址 cdma | ||
基站可以在调度间隔中获得关于移动设备的信道质量状况,并且识别每一个移动设备的信道质量、目标传输方案以及传输功率等级。基站可以分派唯一正交CDMA码,并且可以强制移动设备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K个重复突发,使得每一个移动设备具有基于分派给每一个移动设备的唯一正交CDMA码而旋转的相移,其中,每一个移动设备使用重叠式CDMA操作而复用在同一物理信道上。基站可以使用重叠式CDMA操作处理同一物理信道上所复用的K个重复突发。基站可以根据唯一正交CDMA码来分离移动设备,并且使用IQ累加来组合K个重复突发。
背景技术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使用各种标准和协议以在节点(例如,传输站)与无线设备(例如,移动设备)之间发送数据。一些无线设备在下行链路(DL)传输中使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进行通信,而在上行链路(UL)传输中使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进行通信。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进行信号传输的标准和协议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标准(例如,802.16e、802.16m),其对于工业界常称为WiMAX(微波接入全球互通);以及IEEE 802.11标准,其对于工业界常称为WiFi。在3GPP无线接入网(RAN)LTE系统中,节点可以是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节点B(也常称为演进节点B、增强节点B、eNodeB或eN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组合,其与称为用户设备(UE)的无线设备进行通信。下行链路(DL)传输可以是从节点(例如,eNodeB)到无线设备(例如,UE)的通信,而上行链路(UL)传输可以是从无线设备到节点的通信。
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常见的是单个基站将信号发送到多个远端单元。为了在将信令提供给多个远端单元的同时对抗(combat)严苛的多径无线传输信道,已经开发出提供高效数据传送的调制编码方案以及用户信道化。通常,当以同步后的定时发送来自基站的每个信号时,这些方案操作得更高效。例如,在典型的重叠式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通过使用不同的码将各信号彼此区分开。在从基站到远端单元的传输的情况下,这些码典型地是一组正交码(例如,Walsh函数)。如果对应于一个正交信道的传输变得与对应于另一信道的传输未对准,则码的正交性质降级,并且传输可能显著彼此干扰。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将是明显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一起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特征;并且其中:
图1示出根据示例的正服务于第一用户设备(UE)和第二UE的基站;
图2示出根据示例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帧结构;
图3示出根据示例的基站与移动设备之间的增强型重叠式CDMA传输方案的表;
图4示出根据示例的与用于移动设备的增强型重叠式CDMA传输方案有关的四个状态;
图5示出根据示例的移动设备被强制实现盲重复的增强型重叠式CDMA传输方案;
图6示出根据示例的用于基站与移动设备之间的增强型重叠式CDMA传输方案的仿真参数的表;
图7示出根据示例的多个移动设备实现与基站的增强型重叠式CDMA传输方案的性能图线;
图8描绘根据示例的可操作以执行增强型重叠式码分多址(CDMA)以增加与移动设备的上行链路(UL)传输容量的基站的功能;
图9描绘根据示例的可操作以执行增强型重叠式码分多址(CDMA)以增加与基站的上行链路(UL)传输容量的移动站的功能;
图10描绘根据示例的其上体现有用于执行增强型重叠式码分多址(CDMA)以增加基站与移动设备之间的上行链路(UL)传输容量的指令的瞬时性或非瞬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流程图;
图11示出根据示例的无线设备(例如,UE)的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9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