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放电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9090.0 | 申请日: | 201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0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孝幸;高田智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H7/10 | 分类号: | B23H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加工 装置 初始 方法 | ||
1.一种线放电加工装置,其具有:
线轴,其卷绕线电极;
笔直处理部,其对从所述线轴送出的所述线电极进行笔直处理;
加工电源,其在所述线电极与工件之间,经由设置于与所述工件相比的上方而与所述线电极接触的供电件施加电压;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笔直处理部及所述加工电源进行控制,以使得在经过所述笔直处理后的所述线电极与所述工件之间施加电压,执行放电加工,在所述工件形成初始孔,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引导管,该引导管设置于与所述供电件相比的下方且与所述工件相比的上方,在上下方向上可动地在所述初始孔中下降,所述线电极能够贯穿该引导管的与所述线电极确保了绝缘性的内侧。
2.一种线放电加工装置,其具有:
线轴,其卷绕线电极;
笔直处理部,其对从所述线轴送出的所述线电极进行笔直处理;
加工电源,其在所述线电极与工件之间,经由设置于与所述工件相比的上方而与所述线电极接触的供电件施加电压;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笔直处理部及所述加工电源进行控制,以使得在经过所述笔直处理后的所述线电极与所述工件之间施加电压,执行放电加工,在所述工件形成初始孔;下部喷嘴,其设置于所述工件的下方,对所述线电极进行吸引,
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接触检测部,其对所述线电极与所述工件的电气的接触状态进行检测,
在所述初始孔的加工后,在使所述下部喷嘴经由所述初始孔对所述线电极进行吸引而接线并在所述线电极施加张力时,在经由所述接触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线电极与所述工件的电气的接触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下部喷嘴相对于所述工件相对地移动,直至检测不出电气的接触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下述情况下使所述笔直处理部再次进行所述笔直处理,该情况是在所述笔直处理之后所述线电极被送出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经过1次所述笔直处理的所述线电极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引导管,该引导管设置于与所述供电件相比的下方且与所述工件相比的上方,在上下方向上可动,所述线电极能够贯穿该引导管的与所述线电极确保了绝缘性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
接头,其能够在所述线电极贯穿所述引导管的内侧的状态下,在所述引导管的内侧流过加工液;
加工液供给泵,其经由所述接头,将所述加工液供给至所述引导管的内侧;以及
引导管驱动部,其将所述引导管向下方挤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引导管驱动部将所述引导管向下方挤压的推力比供给至所述引导管的内侧的所述加工液的压力与所述引导管的外径的面积之积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位置检测部,该位置检测部对所述引导管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测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位置检测部的测定值,在判断出从所述引导管的加工开始算起的进给距离成为大于或等于所述工件的厚度的距离时,结束放电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90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