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书芯形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78977.8 | 申请日: | 201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1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至一;山本宏生;西村理;梅本真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利用国际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42C19/04 | 分类号: | B42C19/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书芯形成装置。第一冲压单元(2)将以折痕(f)为开头而供给的折页(S)逐一地沿着折痕进行冲压。在第一冲压单元的后级配置有折页搬运单元(3),该折页搬运单元(3)在对从第一冲压单元接受的折页以折痕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式进行姿势控制的同时对该折页进行搬运。在折页搬运单元的后级,配置有向从折页搬运单元接受的折页的上表面的两侧缘涂抹胶水的涂胶单元(4)。在涂胶单元的后级,配置有将从涂胶单元接受的折页依次对齐并层叠而形成书芯(B)的集聚单元(5)。在集聚单元的后级,配置有将从集聚单元接受的书芯沿着折痕进行冲压后排出的第二冲压单元(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形成由配页后的折页构成的书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常的制书工序中,将印刷后的多张纸张分别折叠一次或多次而形成一册量的折页,对这些折页进行配页而形成书芯,对该书芯的背面进行切削,接着在背面涂敷胶水之后粘贴封皮,然后进行三方裁剪,由此制造一册书。
而且,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若干对折页进行配页而形成书芯的书芯形成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在将印刷后的多张纸张分别沿其长度方向(纸张的搬运方向)折成两部分或三部分而形成折页后,在各折页的折痕(折成三部分的情况下为一对折痕中的一方)的附近沿着该折痕涂敷粘合剂,将这些折页依次集聚而形成书芯。
根据该装置,形成书芯的折页相互粘合,书芯内的各折页的位置不会错位,因此,在后续的工序中无需重新对齐折页。
图5B是该书芯的侧视图。参照图5B,在书芯K的接近粘合剂的涂敷区域的侧面K1形成书脊,其相反侧的侧面K2形成书口。
然后,在后续的工序中,如图5C所示,在对书芯K的书脊K1进行切削以及胶水涂敷之后粘贴封皮V。然后,对粘贴了封皮V的书芯K的书口K2和上下侧进行三方裁剪而完成一册书。
但是,在这样制造的书中存在如下问题:书芯K的形成时的折页M 间的粘合部w残留于书的装订线处,从而难以打开书。
另外,在上述的书芯形成装置中,折页M的折叠不充分,因此,如图5B所示,折页M在折痕n侧(书脊K1)与其相反侧(书口K2)相比成为蓬松的状态下被集聚。这样,形成书脊K1弯曲的状态下的书芯K(参照图5B)。
而且,当该书芯K被送至后续的工序后,在对书芯K进行冲压等时,有时因书芯K的弯曲而使折页M产生褶皱,导致装订的成品变差。这在每个书芯的折页数较多的情况下尤为显著。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24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具有高品质的装订的书芯的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书芯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书芯形成装置具备:框架,其具有入口及出口;第一冲压单元,其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入口,将以折痕为开头而供给的折页逐一地沿着折痕进行冲压;折页搬运单元,其安装于所述框架且配置在所述第一冲压单元的后级,在对从所述第一冲压单元接受的折页以折痕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式进行姿势控制的同时对该折页进行搬运;涂胶单元,其安装于所述框架且配置在所述折页搬运单元的后级,对从所述折页搬运单元接受的折页的上表面的两侧缘涂抹胶水;集聚单元,其安装于所述框架且配置在所述涂胶单元的后级,将从所述涂胶单元接受的折页依次对齐并层叠而形成书芯;以及第二冲压单元,其安装于所述框架且配置在所述集聚单元的后级,对从所述集聚单元接受的书芯沿上下进行冲压,然后将该书芯从所述框架的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利用国际株式会社,未经好利用国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89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