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78943.9 | 申请日: | 2015-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1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N.丰特诺;F.博绍;E.孔瓦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7/02 |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飞;李强 |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系统 | ||
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其包括具有多个层站的井道。电梯轿厢被构造来在所述井道内、在所述多个层站之间移动。多个导轨引导所述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在所述井道内的移动。每个导轨包括基座和叶片。机器组件安装在所述井道内并且包括可围绕轴线旋转的牵引绳轮。所述牵引绳轮被构造来驱动所述电梯轿厢在所述多个层站之间的移动。所述多个导轨中的至少一个以与所述机器组件重叠的构型来进行布置,使得由所述导轨的所述基座限定的平面与所述轴线平行并且与所述牵引绳轮的一部分相交。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涉及电梯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移动电梯系统的电梯轿厢的机器组件。
例如,电梯在建筑物的不同楼层之间运载乘客、货物或两者。存在用于在井道内移动电梯轿厢的不同机制。基于牵引的电梯系统利用绕绳布置,所述绕绳布置用于悬挂电梯轿厢并且使电梯轿厢在井道内根据需要移动。大部分基于牵引的系统包括对重装置。传统上,基于牵引的电梯系统包括机械室,电梯机器、驱动器和控制部件位于所述机械室中。例如,单独的结构室位于井道顶部处,诸如在建筑物的屋顶上。机械室提供对电动机、制动器、驱动器、控制器部件的访问以用于服务和维护操作。电梯系统的现代趋势一直是消除机械室并且提供无机械室的电梯系统。消除机械室提供了减小另外与提供单独机械室相关联的建造成本的优点。
在当前的无机械室电梯系统中,当电梯处于井道的顶部层站时,机器组件通常位于电梯轿厢屋顶上方,以便最大化井道中可用于对重装置的空间。因此,为了访问机器组件(诸如为了检查或执行维护),机械师可以站在轿厢顶部上或者使用延伸通过电梯轿厢的屋顶面板的梯子。预期电梯代码(特别是在欧洲)要求增加井道顶部处的间隙。因此,需要在井道内重新定位机器组件,以便避免增加井道尺寸并且在轿厢停靠在邻近楼层时提供从轿厢内部到电梯机器的机械访问。
发明概要
根据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其包括具有多个层站的井道。电梯轿厢被构造来在井道内、在多个层站之间移动。多个导轨引导电梯轿厢和对重装置在井道内的移动。每个导轨包括基座和叶片。机器组件安装在井道内并且包括可围绕轴线旋转的牵引绳轮。牵引绳轮被构造来驱动电梯轿厢在多个层站之间的移动。多个导轨中的至少一个以与机器组件重叠的构型来进行布置,使得由导轨的基座限定的平面与轴线平行并且与牵引绳轮的一部分相交。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导轨定位在牵引绳轮中形成的开口内。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开口的尺寸被设计成避免对可移动地联接到至少一个导轨的叶片的引导组件的干扰。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在至少一个导轨的基座中形成至少一个凹口,使得在牵引绳轮的外周边与至少一个导轨的基座之间存在间隙。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多个导轨以与机器组件重叠的构型来进行布置。每个导轨布置在机器组件的覆盖区内。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多个导轨以与机器组件重叠的构型来进行布置。至少一个导轨布置在机器组件的覆盖区之外。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导轨在机器组件上方垂直地延伸。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机器组件被布置成邻近多个层站的顶部层站。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当电梯轿厢停靠在邻近层站处时,机器组件是可从电梯轿厢的内部访问的。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以与机器组件重叠的构型来进行布置的至少一个导轨由脱氧钢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的斯电梯公司,未经奥的斯电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89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