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安装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580078534.9 | 申请日: | 2015-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8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K.B.雷格;G.D.梅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5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安文森 |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安装 | ||
背景技术
计算机系统可以具有通过机械连接器彼此接合的部件。机械连接器可以是用于或能够将信号从一个计算机部件传输到另一计算机部件的导管。机械连接器可能需要彼此适当对准,以便正确地机械接合,使得能够发生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透视图。
图1B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1C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示例引导弹簧的俯视图。
图1D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示例引导弹簧的侧视图。
图2A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透视图。
图2B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2C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前横截面视图。
图2D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前横截面视图。
图2E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前横截面视图。
图2F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顶部横截面视图。
图2G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示例引导弹簧的详细视图。
图3A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3B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示例引导弹簧的俯视图。
图3C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顶部横截面视图。
图4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顶部横截面视图。
图5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顶部横截面视图。
图6A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顶部横截面视图。
图6B是示例连接器安装件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服务器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的部件可以通过使用机械连接器彼此接合。在一些情况下,机架式服务器或刀片式服务器可能会使用机械连接器,以便使服务器与系统的其他部件或服务器围封件接合。机械连接器可以是用于将数据或信号从一个计算机部件传输到另一计算机部件的导管。信号可以包括电气信号、光信号或其他信号。
在一些情况下,机械连接器可以通过盲配合式(blind-mate)连接来接合。盲配合式连接可以指的是在连接器的适当对准没有任何视觉或触觉指示的情况下,机械连接器的接合或配合。在某些计算机系统中,由于连接的盲配合性质,部件可能以对于部件的连接器与预期的配合连接器的对准不适当的角度插入到接收系统、底座、腔、机架或托盘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插入的部件的机械连接器可能与接收部件或系统的预期配合连接器略微或非常不对准,从而引起连接器之间的干涉,或阻止连接器的适当配合。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由于不对准而引起的这种干涉可能会导致配合力,或引起连接器的尝试配合的力,以移动插入的计算机部件的位置,直到不对准被消除且连接器能够适当配合。这在插入的部件是相对小的部件(诸如网络线卡)或其他轻量级计算机卡或部件时可能会发生。
在一些情况下,插入的计算机部件可以是较大的部件,诸如被插入到服务器围封件或机架中的服务器,并且部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盲配合式连接。插入的部件可能仍然被插入,使得部件的盲配合式连接器与接收系统或围封件中的预期配合连接器不对准。这种不对准可以防止连接器彼此适当地配合,并且因此可以防止将数据或信号通过连接器从一个计算机部件传输到另一计算机部件。此外,由于所插入的部件的尺寸和/或重量较大,所以这种不对准可能不能通过插入的部件的移动而自身修正,如上所述。因此,这种不对准可能导致失败的盲配合尝试。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安装件,其能够将连接器安装到计算机部件并且允许连接器在三个维度上在安装件内线性地和旋转地浮动(float)并且在安装件内自动居中。在三个维度上浮动的能力允许连接器在盲配合情况下补偿插入的部件的未对准,并因此补偿连接器本身与接收系统内的预期配合连接器的不对准。一旦部件以不对准的方式插入接收系统中,插入的部件的连接器可能会干涉配合连接器。这种干涉可能导致未对准的连接器在安装件内在浮动的连接器的三个维度中的任一维度上运动,直到浮动的连接器被充分对准以与配合连接器接合,使得配合的连接器可以交换数据或信号。
现在参考图1A,示出了示例连接器安装件100的透视图。还参考图1B,示例连接器安装件100以分解视图进一步示出。示例连接器安装件100可以包括用于接收连接器104的支架102。示例连接器安装件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引导弹簧106和第二引导弹簧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未经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8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