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面侧线圈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8377.1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0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成濑有二;皆川裕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38/14 | 分类号: | H01F38/14;B60L5/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 侧线 单元 | ||
地面侧线圈单元具备与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受电线圈(26)发送电力的送电线圈(11)邻接配置的磁性体板(12)以及隔着磁性体板(12)来与送电线圈(11)对置的第一滤波线圈(13)。第一滤波线圈(13)被配置于使由第一滤波线圈(13)生成的磁通(13G)与由送电线圈(11)生成的磁通(11G)在磁性体板(12)的内部相抵消的位置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以非接触的方式在地面侧线圈单元与车辆侧线圈单元之间进行供电的非接触供电系统中使用的地面侧线圈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下一种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将由强磁性体构成的磁芯与具有大致平板状的结构的线圈邻接配置,来对由线圈形成的磁通进行引导、收集、定向。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3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836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磁芯中存在由线圈生成的磁通集中的部分,有时由于磁通密度变高而导致磁芯发热。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往的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在与送电线圈邻接的磁性体板的内部变高的磁通密度减小从而抑制磁性体板中的发热的地面侧线圈单元。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地面侧线圈单元具备:磁性体板,其与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受电线圈发送电力的送电线圈邻接配置;以及第一滤波线圈,其隔着磁性体板而与送电线圈相向。第一滤波线圈被配置在使由第一滤波线圈生成的磁通与由送电线圈生成的磁通在磁性体板的内部相抵消的位置处。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地面侧线圈单元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的(b)是沿着图1的(a)的A-A断面的截面图。
图2的(a)是表示与图1所示的地面侧线圈单元1a对应的地面侧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图2的(b)是表示图2的(a)所示的送电线圈11、第一滤波线圈13以及第二滤波线圈14的卷绕方向的立体图。
图3的(a)是表示流过送电线圈11、第一滤波线圈13以及第二滤波线圈14的电流的相位关系的矢量图,图3的(b)是表示由第一滤波线圈13生成的磁通与由送电线圈11生成的磁通在磁性体板12的内部相抵消的情形的截面图,图3的(c)和图3的(d)是表示根据第一滤波线圈13的有无而引起的磁性体板12的发热量的不同的图。
图4的(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地面侧线圈单元1b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的(b)是沿着图4的(a)的B-B断面的截面图。
图5的(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地面侧线圈单元2的结构的俯视图,图5的(b)是沿着图5的(a)的C-C断面的截面图。
图6的(a)是表示与图5所示的地面侧线圈单元2对应的地面侧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图6的(b)是表示图6的(a)所示的送电线圈11、第一上线圈13a、第一下线圈13b、第二上线圈14a以及第二下线圈14b的卷绕方向的立体图。
图7的(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地面侧线圈单元3的结构的俯视图,图7的(b)是沿着图7的(a)的D-D断面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由第一上线圈13a和第一下线圈13b生成的磁通(13aG、13bG)与由送电线圈11生成的磁通11G在磁性体板12的内部相抵消的情形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地面侧线圈单元4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0的(a)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地面侧线圈单元5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0的(b)是沿着图10的(a)的F-F断面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83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