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吸附式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77839.8 | 申请日: | 2015-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0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徹也;高木靖彦;布施智久;中山顺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化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温度传感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磁力吸附于测定对象的温度传感器,其通过磁吸附式温度传感器来谋求减少部件数量且简化安装作业。该磁吸附式温度传感器具备:盘式接触部件(14);热电偶部分与盘式接触部件(14)的内表面侧连接的热电偶电缆(13);以使盘式接触部件(14)的底面部露出的方式保持盘式接触部件(14)的下侧主体壳体(11B);磁铁(12);以及与下侧主体壳体(11B)嵌合并在其与下侧主体壳体(11B)之间在内部保持磁铁(12)的上侧主体壳体(11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磁力吸附于测定对象的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用于测定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有各种各样的温度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类别不同,测定方法也不同,但是在测定某对象的温度的情况下,一般而言,使温度传感器与被测定物接触的测定方法的精度更好。
当使温度传感器与被测定物接触且被测定物是强磁性体时,通过使用磁铁,能够很容易地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被测定物上或从被测定物上取下,因此使用通过磁力进行吸附的温度传感器。
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的使用磁铁的温度传感器的相关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155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图11-图13示出了现有的磁吸附式温度传感器。图11是分解立体图,图12的(a)、(b)是表示接触板101和热电偶102部分的形成工序的图,图13的(a)~(c)是表示磁吸附式温度传感器100的组装工序的图。
如图13的(c)所示,现有的磁吸附式温度传感器100是如下所述的磁吸附式温度传感器,即,在头顶部具有背面连接有热电偶102的接触板101,在内部具备磁铁103,由此,通过磁力吸附于强磁性体的被测定物,即,在背面连接有热电偶的接触板101与被测定物接触。
在这样的磁吸附式温度传感器100中,如图12的(a)所示,对于板簧状的接触板101,需要进行通过焊接W将其与热电偶102连接并对此进行弯曲加工(图12的(b))这样的繁杂作业。
此外,如图13的(b)所示,将磁铁103配置在如图12的(b)那样通过弯曲加工形成的部件的内侧,为避免热电偶102和磁铁103接触,而需要将图13的(b)中的距离x设为一定距离以上。这是为了避免热电偶102和磁铁103接触,如果两者接触,则温度测定精度可能会降低。其结果是,被测定物与磁铁103之间的距离变长,因而引力变弱。虽然现有的磁吸附式温度传感器100为了弥补这样的磁力不足,通过设置磁轭部件105来使磁力集中,但由此却产生了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而且,从图13的(a)~(c)可以看出,还产生了各部件的组装作业变得繁杂的问题。即,如图13的(a)所示,需要将磁铁103载置于磁轭部件105内,并且如图13的(b)所示,还需要将接触板101和磁铁103一同插入磁轭部件105内这样的繁杂作业。此外,还需要对连接于热电偶102而被拉出的线材108进行处理这样的繁杂作业。
鉴于上述事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吸附式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其实现了部件数量的减少、组装作业的简化,其中,所述吸附式温度传感器通过磁力吸附于测定对象。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方案1)
一种磁吸附式温度传感器,其可通过磁力吸附于测定对象,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与所述测定对象接触的盘式接触部件;热电偶部分与所述盘式接触部件的内表面侧连接的热电偶电缆;磁铁;以及保持所述磁铁且以所述盘式接触部件的底面部露出的方式保持所述盘式接触部件的主体壳体。
(方案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化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理化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7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噪声抑制
- 下一篇:用于基于设备表皮温度改变功率极限的功率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