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模块及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7416.6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1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满江伟;宋小鹿;曾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4/02 | 分类号: | H04J1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网络设备 | ||
一种光模块及网络设备。该光模块包括公共端模块(31)和两个数据子模块(32)。公共端模块(31)包括多载波光源(311)、波分复用器(312)、波分解复用器(313)、外部光接口、两个第一光分束器(314)。数据子模块(32)包括第二光分束器(321)、光电信号调制器(322)、光接收机(323)。该光模块及网络设备,可实现大容量单光口光模块,减少光口管理的复杂度,节省光纤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光模块(optical transceiver)是用于路由器与网络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载体,主要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随着网络设备容量的增加,路由器的处理速率及单线卡的容量也会在几年内迅速升级到1太比特每秒(Terabitspersecond,简称Tbps)、2Tbps,甚至4Tbps,路由器需要同样配置大容量光模块实现光互连。因此,实现大容量光模块是目前技术发展的方向。
目前,为解决大容量光模块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大颗粒度可插拔光模块,另一种是采用多个小颗粒度的光模块复用而成。其中,大颗粒度指的是较大容量的光模块,比如1Tbps的光模块;小颗粒度指的是较小容量的光模块,比如40吉比特每秒(Gigabitspersecond,简称Gbps)的光模块。
然而,若采用大颗粒度可插拔光模块实现大容量光模块,其成本将远高于通过多个小颗粒度光模块复用的成本。且由于大颗粒度可插拔光模块需求仅局限于有限的光传输网络(Optical Transmission Network,简称OTN)设备与核心路由器之间,需求用量有限,用量决定了其未来降成本趋势动力不足。同时大颗粒度可插拔光模块的开发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线卡更新的需求。若采用多个小颗粒度的光模块复用实现大容量模块,则需要路由器对多个光接口(简称光口)进行管理及配置,增加了光口管理的复杂度,同时由于每个光口都需要与之对应的光纤与对方网络设备进行互联,也会浪费点对点互连的光纤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模块及网络设备,能够基于小颗粒度的光模块,实现大容量单光口光模块,对单光口进行管理,减少光口管理的复杂度,节省光纤资源。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光模块,包括:公共端模块和两个数据子模块;
所述公共端模块包括多载波光源、波分复用器、波分解复用器、外部光接口、两个第一光分束器;
所述数据子模块包括第二光分束器、光电信号调制器、光接收机;
所述多载波光源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光分束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波分复用器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光分束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每个第一光分束器的第三端口分别与一个数据子模块中的第二光分束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波分解复用器分别与每一数据子模块中的光接收机连接;
在每一数据子模块中,第二光分束器的第二端口与光电信号调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第二光分束器的第三端口与光电信号调制器的输出端口连接;
所述多载波光源用于产生两个波长的光信号,所述两个波长的光信号中的每一光信号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第一光分束器输入到一个数据子模块中的第二光分束器中,所述光电信号调制器用于将待输出电信号与第二光分束器中的光信号调制为待输出光信号,所述待输出光信号通过第二光分束器输入到所述波分复用器中合成为待发送光信号并通过所述外部光接口输出;
所述外部光接口接收的光信号通过波分解复用器分解为两个待接收的光信号,每一待接收的光信号分别输入至一个数据子模块中的光接收机,每一数据子模块中的光接收机用于将接收到的待接收的光信号进行光电检测,输出待接收的电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数据子模块;
所述公共端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光分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7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农膜塑料处理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