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防护板、以及防护板的组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75179.X | 申请日: | 2015-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7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圭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欧阳柳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防护 以及 组装 方法 | ||
具有一对第1加强件(61),其以沿面板(21)的连结方向贯穿的方式安装在多块面板(21)各自的两端部,所述多块面板为连结设置在设于层站地坎的护脚板(10)的下端部与设于下层层站的上部的层站门装置(8、9)之间的状态。此外,具有第2加强件(62),其在安装有一对第1加强件(61)的状态的多块面板各自的区域内,以交叉的方式安装在一对第1加强件(61)之间。在连结方向上设置于最上级的面板(21)的一端部的钩(43)钩挂于设置在护脚板(10)的下端部的卡合孔(11),设置在除了最上级之外的面板(21)的一端部的钩(43)依次钩挂于设于设置在上一级的面板(21)的另一端部的连结用卡合孔(5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止使用者从轿厢与井道内壁面之间跌落的电梯防护板、以及防护板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因地震、停电或者电梯的故障等原因,存在轿厢停止在楼层间、使用者欲从轿厢的出入口出来的情况。此时,为了防止使用者从轿厢与井道内壁面之间跌落,在建筑基准法施行令中,在轿厢的地板前端与井道壁的间隙超过12.5cm的情况下,具有设置电梯防护板的义务。规定防护板的宽度比轿厢出入口的宽度宽。
因此,以往公知如下的电梯防护板:在配置于比轿厢出入口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靠内侧且固定于井道内壁面的紧固件上固定沿着井道的高度方向配置的框架,利用螺栓将多个面板固定于该框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防护板中,作为安装面板前的工序,加入了通过焊接等固定紧固件及框架的工序。此外,利用螺栓将各个面板固定于框架。由此,作业工序多,作业员花费工夫,防护板的安装作业花时间。
为了解决这一点,提出了如下的防护板:在面板的上部设置钩片,并且在面板的下部设置能够与钩片卡合的卡合孔,悬吊多个面板进行连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防护板中,通过固定件固定悬吊的面板之间重叠的部分。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防护板能省略专利文献1所示的安装面板前的工序,从而能减少作业工序。而且,各个面板仅通过将钩片钩挂于卡合孔就能连结,从而能容易进行安装作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559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560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以往技术中,存在以下这样的课题。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防护板的面板未被加强。由此,存在防护板的强度不足的风险。并且,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防护板的面板利用固定件固定悬吊的面板之间重叠的部分,存在安装作业花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得到容易进行安装作业并且能确保强度的电梯防护板、以及防护板的安装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防护板具有:多块面板,它们连结设置在设于层站地坎的护脚板的下端部和设于与设有护脚板的层站相邻的下层层站的上部的层站门装置之间;一对第1加强件,它们以沿着面板的连结方向贯穿连结状态的多块面板的方式安装于多块面板各自的两端部;以及第2加强件,其在安装有一对第1加强件的状态的多块面板各自的区域内,以交叉的方式安装在一对第1加强件之间,多块面板分别在连结方向上的一端部具有钩,在另一端部具有连结用卡合孔,设置于多块面板中的最上级的面板的钩钩挂于设置在护脚板的下端部的卡合孔,设置于除了最上级之外的面板的钩依次钩挂于设置在上一级的面板的连结用卡合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5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椎固定枕
- 下一篇:用于升降机的滑动导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