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4530.3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8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北岛悠平;小野比出晴;安田芳彦;西尾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5/10 | 分类号: | F04D25/10;F16H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朱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 ||
本发明的风扇器(50)具备:送风部(10),所述送风部(10)具有叶片(11)、风扇马达(12)以及罩,在所述风扇马达(12)的输出轴安装叶片(11),所述罩隔着风扇马达(12)覆盖叶片(11)的相反侧的区域;支柱部(23),所述支柱部(23)向上下延伸,被插入于罩的内侧;支承轴(24),所述支承轴(24)从支柱部(23)的侧面沿横向且向相互相反的方向突出,将送风部(10)支承为能够上下旋转;以及摆动马达,所述摆动马达设于罩的内侧,使送风部(10)上下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器,所述风扇器使叶片旋转来产生风。
背景技术
风扇器具备送风部,所述送风部使安装于风扇马达的叶片旋转来产生风。在这样的风扇器中,存在由支柱部将送风部支承为可上下旋转的风扇器。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风扇器,所述风扇器设置有自动地使送风部上下旋转的摆动马达,具有所谓的上下自动摆动功能。具有上下自动摆动功能的风扇器能够使通过叶片的旋转产生的风的朝向自动地上下移动,所以易于用作使室内的空气循环的循环器。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269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风扇器中,通过由左右分支的支柱部从两侧夹入覆盖风扇马达的后方的罩,从而支承送风部。因此,分支的支柱部超出到罩的两侧,阻碍了装置的小型化以及轻型化。另外,在隔着罩成为左右的支承部位的两个部位设置使送风部旋转的旋转轴,但旋转轴彼此的距离容易变大。因此,为了抑制左右的旋转轴的偏离,对组装精度的要求变高,有时招致制造成本的增大以及组装性的恶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如下的风扇器,所述风扇器具有向上下的自动摆动功能,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轻型化、抑制制造成本以及提高组装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送风部,所述送风部具有叶片、风扇马达以及罩,在所述风扇马达的输出轴安装叶片,所述罩隔着风扇马达覆盖叶片的相反侧的区域;支柱部,所述支柱部向上下延伸,被插入于罩的内侧;支承轴,所述支承轴从支柱部的侧面向横向突出,将送风部支承为能够上下旋转;以及摆动马达,所述摆动马达设于罩的内侧,使送风部上下旋转。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风扇器起到如下效果:具有向上下的自动摆动功能,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轻型化、抑制制造成本以及提高组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风扇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侧方观察实施方式1的风扇器的送风部时的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1的风扇器的送风部时的图。
图4是在实施方式1的风扇器中将支柱部支承送风部的部分进行放大而从后方观察时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5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1的风扇器的送风部时的立体图,是表示卸下罩后的状态的图。
图6是实施方式1中的支柱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在实施方式1的风扇器中将摆动机构部分进行放大而从侧方观察时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8是从前方观察图7所示的摆动机构部分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风扇器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非被该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4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扁钢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纤锁紧结构及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