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多调制的离散多音调传输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72994.0 | 申请日: | 2015-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3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东;张筑虹;马赫迪·扎马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L27/00;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调制 离散 多音 传输 方法 系统 | ||
提供了离散多音调(DMT)中用于光通信的光网络设备和方法。基于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将串行信息信号转换成多组比特并加载到并行处理支路上。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调制以及功率分配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调制以及功率分配不同。为了恢复输入的数据,利用具有不同解调格式的支路对编码信号进行并行处理并提供串行数据流。
相关专利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14/596875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传输系统,具体地,涉及离散多音调(tone)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光通信系统广泛用于数据通信。光通信系统可以将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在长距离传输(如长传光系统)中支持高数据速率。光通信网络中对超高数据速率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设计网络带来了挑战。因此,希望提供灵活且自适应网络元素,增加数据速率,提高带宽效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设备。该设备包括解复用器,用于基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多组比特并向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所述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和调制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和调制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串行数据流,并基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码率将串行数据转换为多组比特并向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加载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用于在相关联的音调上编码所述相关联的数据比特组,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的第一码率和调制与所述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的第二码率和调制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进行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用于处理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数字电信号,每个支路用于处理其中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已编码音调,以提供数据比特,其中用于处理第一解调格式的第一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与用于第二解调格式的第二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不同。该设备还包括复用器,用于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的每个支路接收数据比特并转换为串行数据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用于从DMT传输的数字电信号中产生数据比特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每个支路用于处理其中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已编码音调,以提供数据比特,其中用于处理第一解调格式的第一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与用于第二解调格式的第二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不同。将从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接收到的数据比特复用为串行数据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由计算机设备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光离散多音调(DMT)传输。利用用于从DMT传输的数字电信号中产生数据比特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每个支路用于处理其中具有多个已编码音调的DMT传输的已编码音调,以提供数据比特,其中用于处理第一解调格式的第一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一支路与用于第二解调格式的第二音调的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第二支路不同。接收来自多个并行处理支路中的每个支路的数据比特,将该数据为复用为串行数据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现在结合附图和详细描述,参考如下简单描述。
图1是相干光系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2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