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作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2403.X | 申请日: | 201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1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青柳贵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力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的搭载于车辆上的操作控制装置(10)包括:危险区域判定部(3),其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在车辆前进方向上从车辆起设定危险区域,在危险区域中检测到障碍物时判定为操作装备于车辆上的车载电子组件(6)是危险的;操作检测部(7),其对进行了车载电子组件(6)的操作进行检测;以及危险操作识别部(4),其在危险区域判定部(3)中判断为车载电子组件(6)的操作是危险的并且在操作检测部(7)中检测到进行了车载电子组件(6)的操作时,识别为危险操作并输出用于发出警报的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安全地进行车载电子组件的操作而安装于车辆上的操作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由于驾驶员的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发生的碰撞/追尾事故,为了减少车辆碰撞,对使用了各种传感器的车辆自动制动、自动巡航控制等车辆控制系统进行产品化。在上述系统中,一般通过对车辆前方的前方车辆或者行人等进行感测来进行识别,在这样继续驾驶时存在碰撞的危险性的情况下,利用警告音等进行警告,在即使这样仍不能改善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刹车。
但在上述的车辆控制系统中,虽然存在通过制动器自动进行工作来避免碰撞的情况,但是该系统只是对驾驶员的驾驶不完备进行辅助,该系统不一定能保障在任何状况下都进行工作,最终在驾驶员的责任下驾驶员自身必须注意安全驾驶。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促使驾驶员自身在驾驶过程中不进行伴有危险的动作这样的安全驾驶的问题。另外,在该系统中,尽管驾驶员已识别到危险但仍发出警告音,因此对于驾驶员来说可能是烦人的系统。
在现有技术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在偏离车道状况下对驾驶员造成的不适感的技术,其通过在驾驶员进行车道维持操作时减小警告音来降低不适感。但是,在偏离车道时必然发出警告音,因此例如即使在安全驾驶的范围内有意地偏离车道的情况下,仍会发出警告音(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170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此处,考虑在车辆驾驶过程中进行车载电子组件的操作的情况。例如,考虑到如下场景:在本车辆前方存在前方车辆并在道路上高速行驶的情况下,需要警告驾驶员进行车载电子组件的操作是危险的。另一方面,考虑到以下场景:在没有前方车辆并在道路上以低速进行行驶的情况下,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车辆电子组件的控制操作没有问题,不需要警告。
即,需要采用如下的结构:用于促使驾驶员安全驾驶的警告是仅在操作车载电子组件是危险的状况下需要进行警告时发出,而在操作车载电子组件并非危险的状况下不需要警告时不发出该警告。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根据车辆的行驶状况来判定操作车载电子组件是否危险的操作控制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操作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危险区域判定部,该危险区域判定部在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在车辆前进方向上从上述车辆起进行设定的危险区域中检测到障碍物的情况下,判定为对安装在上述车辆上的车载电子组件进行操作是危险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操作控制装置,能利用危险区域判定部来判定对安装于车辆上的车载电子组件进行操作是否危险。因此,在判定为操作车载电子组件不危险的状况下,对操作车载电子组件不发出警告等,从而能减少不需要的警告音等。
关于本发明的上述以外的目的、特征、观点及效果,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可以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操作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24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碰撞结构及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大型横走形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