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接触销的电的功能部件和用于制造电的功能部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2348.4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2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雷蒙德·休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蒙德·休伯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B23K20/02;B23K20/22;H01R4/10;H01R4/60;H01R12/58;H01R13/04;H01R43/02;B23K101/34;B23K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蒋静静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接触 功能 部件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导电的带状导线(02)的电的功能部件(01),其中在带状导线(02)上安置有至少一个接触销(03),所述接触销能够与功能互补的接触元件,尤其插头或插座中的接触元件接触,并且其中在带状导线(02)和接触销(03)之间设有接触区,所述接触区使带状导线(02)和接触销(03)彼此导电连接,其中导电的接触区以环形的、冷压焊接的过渡区(11)的形式构成,其中带状导线(02)的表面材料和/或接触销(03)的表面材料在过渡区(11)中具有至少一个冷变形区(12,14),并且其中在至少一个冷变形区(12,14)上或在其中至少局部地存在焊接区(13),在所述焊接区中,接触销(03)和带状导线(02)导电地以材料配合的方式彼此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带状导线的电的功能部件,在所述带状导线上导电地安置有接触销,所述接触销能够与功能互补的接触元件接触,并且其中在带状导线和接触销之间设有接触区,所述接触区使所述带状导线和所述接触销彼此导电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的功能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电的功能部件的特征在于:在功能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导电的带状导线。在此,在该带状导线上安置有至少一个接触销。在此,接触销具有下述任务:使功能部件的带状导线优选以可脱离的方式与功能互补地构成的接触元件接触。功能互补的接触元件例如能够是插头或插座中的插接元件。在这些情况下,电的功能部件本身例如以插头或发光机构的形式构成。如下常规的电的功能部件也是已知的,所述功能部件以电路板的形式构成。在这些电路板上,接触销用于接触电路板,例如在插头或接线板上接触电路板。
为了确保功能部件的电功能,通常需要在带状导线和接触销之间设置接触区,所述接触区将带状导线和接触销彼此导电连接。也就是说,由于接触销和带状导线的功能不同换言之需要彼此分开地生产这两个部件,并且随后在接合工艺中将它们导电地且可承受机械负荷地彼此连接。因为每个接触部位产生附加的电阻,所以在接触销和带状导线之间一定需要极其良好的电接触,以便避免功率损失,其中所述附加的电阻主要通过引导电流的面在微接触部中的收缩而引起。此外,当接触区的接触质量低于一定程度时,带状导线和接触销之间的接触区对于功能部件的功能而言是潜在的故障源。
除了接触类型之外,真正的金属的接触面对于接触质量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此,必须区分面覆盖部,和实际上载流的、真正的金属的接触面,因为实际上载流的、真正的接触面在几何关系相同的情况下是明显更小的,所述面覆盖部即带状导线和接触销之间的外观上的接触面。这是因为:外观上平坦的金属表面由于其表面形貌或粗糙度无法完全地进行接触,而是仅在相对小的区域中接触。这两个接触面越相对彼此挤压,真正的、载流的接触面就越接近外观上的接触面,这通过表面尖端的相应的变形来实现。
此外,尤其在电子能量技术中已知的是,接触面随着时间老化并且在此电阻随着时间提高。由于因老化引起的电阻提高,接触区甚至会完全破坏。这种机制通过不同的、同时在接触区中进行的老化机制(化学反应、电子迁移、相互扩散、磨损和力降低)影响。根据负载电流和环境条件,这些机制中的一个或多个能够加速接触区的老化。特别地,在承受高的热负荷的电接触部中,由于高的运行温度,力降低和通过氧化和还原进行的化学反应能够决定性地加速老化。接触面之间的压紧力由于导体材料的机械特性的动态的恢复过程、变化或蠕变能够在几周之内强烈地降低。因此,在安装连接部之后在连接力相对于初始值变小的情况下,能够强烈地提高接触电阻,并且由此尽管检查组件但是仍引起功能故障。
为了制造带状导线和接触销之间的接触区,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不同的接合技术,所述接合技术同时有助于带状导线和接触销之间的充分的电接触,并且实现将接触销机械固定在带状导线上。用于制造带状导线和接触销之间的接触区的最常用的连接技术为螺接、熔焊连接和铆接。此外不太常用钎焊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蒙德·休伯,未经雷蒙德·休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2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