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2117.3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3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孙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聪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特征在于,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资源包括竞争传输资源,所述竞争传输资源中包括用于初传数据的初传资源块集合,以及用于重传数据的重传资源块集合,所述初传资源块集合和所述重传资源块集合不重叠,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从所述初传资源块集合中通过竞争方式确定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初传待传输数据的初传资源块,并通过所述初传资源块初传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且针对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否定应答;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重传资源块集合中确定用于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重传资源块;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重传资源块重传所述待传输数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移动数据流量将出现爆炸式增长。预计2010年到202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增长将超过200倍,2010年到2030年将增长近2万倍。未来全球移动通信网络连接的设备总量将达到千亿规模。预计到2020年,全球移动终端(不含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超过100亿,其中中国将超过20亿。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也将快速增长到203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将接近1千亿,其中中国超过200亿。
目前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上下行的数据调度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EPDCCH)来实现的。未来通信中的超高的用户连接数,以及潜在的并发接入用户量对控制信道的容量形成了挑战。目前的LTE系统是基于调度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案,但是控制信道的容量是有限的,当并发接入用户数量增加时,有可能出现数据信道容量还有剩余,但控制信道容量不足的情况,这时控制信道的容量成为系统的瓶颈。因此,在未来的LTE演进系统中,对于控制信道开销的优化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例如,将基于调度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案,演进为基于竞争传输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案,是其中一个优化方向。在该方案中,同一竞争传输资源内多个传输上行数据的终端设备不需要通过上行调度即可直接发送数据,基站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DMRS)序列区分不同终端设备的数据,这便减少了用户的调度开销。如图1所示,时频资源被分成了两类:非竞争传输资源和竞争传输资源,其中的竞争传输资源由终端设备以竞争的方式获取。
对于竞争的上行传输方式,终端设备有数据需要发送时,就去竞争时频资源发送数据,这就是初传终端设备;如果初传终端设备由于各种原因传输失败,基站反馈了否定应答,该初传终端设备再次申请时频资源重新发送,这就是重传终端设备。基于竞争的上行传输方式虽然能有效地缓解控制信道的开销问题,但同时也引入了重传冲突的问题。对于重传终端设备来说,由于其已经经历过一次初传失败,因此系统应当尽量迅速地让该重传终端设备传输成功。但是,重传终端设备可能与潜在的初传终端设备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将导致竞争传输模式下,重传用户的传输可靠性大大下降。
综上所述,由于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竞争上行传输方式的固有缺陷,本领域亟需一种新型数据传输方法,解决在并发接入终端设备数量激增的情况下传输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并发接入终端设备数量激增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
第一方面,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资源包括竞争传输资源,所述竞争传输资源中包括用于初传数据的初传资源块集合,以及用于重传数据的重传资源块集合,所述初传资源块集合和所述重传资源块集合不重叠,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从所述初传资源块集合中通过竞争方式确定用于所述终端设备初传待传输数据的初传资源块,并通过所述初传资源块初传所述待传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2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电子装置
- 下一篇:移动设备用线圈型环形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