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71709.3 | 申请日: | 2015-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2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泰规;芳友雄治;吉田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33/915 | 分类号: | H01H33/91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万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断路器 | ||
气体断路器(1)具备:棒状的固定电弧触头(3);与所述固定电弧触头(3)接触或分离的圆筒状的可动电弧触头(5);蓄积有向所述固定电弧触头(3)和所述可动电弧触头(5)之间产生的电弧进行喷射的消弧性气体的热压气室(20);以及收纳于形成在所述固定电弧触头(3)的前端部的收纳孔(14)的绝缘材料(15)。绝缘材料(15)的可动电弧触头(5)侧的端面通过收纳孔(14)的开口端(33)而面向可动电弧触头(5)侧,可动电弧触头(5)侧的端面配置于与开口端(33)相比更靠近收纳孔(14)的内侧,并且由利用电弧(30)的热量进行蒸发的烧蚀材料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消弧性气体中切断电流的气体断路器。
背景技术
通常,气体断路器为了消除切断电流时在可动电弧触头和固定电弧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而提高压气室内的消弧性气体的气体压力,并将经提高压力后的消弧性气体喷至电弧。具体而言,机械压气(puffer)式气体断路器通过机械动作对机械压气室内的消弧性气体进行压缩,并将经提高压力后的消弧性气体喷至电弧,从而消除电弧。热压气式气体断路器通过将经电弧热提高压力后的消弧性气体喷至电弧,从而消除电弧。另外,并用机械压气式和热压气式的方式也得到实用化。
在任何方式中,均为压气室内的气体压力越高,气体断路器的电流切断性越好。因此,以往,已知如下技术:对用于喷射消弧性气体的喷嘴材料采用如聚四氟乙烯的烧蚀材料,由被电弧加热后的烧蚀材料产生蒸发气体,通过将该蒸发气体引入至压气室,从而提高压气室内的气体压力(参考专利文献1)。在这里,烧蚀材料是由电弧热分解并蒸发的绝缘材料。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了定子形成为棒状且可动触头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固定触头的前端部或可动触头的内周侧安装有由烧蚀材料形成的绝缘体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18348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2987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2在固定触头的前端部设有绝缘体的结构中,构成固定触头的金属和构成绝缘体的烧蚀材料和作为绝缘性气体的消弧性气体的接触点形成在固定触头的前端。将这样的金属和介电常数不同的两种绝缘体的三重接触点称为三重点,已知与其周围相比,三重点的电场强度变高。
因此,如专利文献2在固定触头的前端部设有绝缘体的结构中,可动触头和固定触头之间的电极间原本就是高电场部,再加上在固定触头的前端形成有三重点,因此电极间的电场强度进一步增加,容易发生闪络,绝缘性降低。
另外,如专利文献2在可动触头的内周侧设置绝缘体的结构中,三重点形成在可动触头的内周侧,因此虽然电极间的电场强度的增加得到抑制,但绝缘体未暴露于电弧,因此烧蚀材料的蒸发量得到抑制。由此,提高压气室内的气体压力的效果降低,提高电流切断性能的效果得到抑制。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维持绝缘性能的同时还能提高电流切断性能的气体断路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1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墨印刷片装PET高速模切设备
- 下一篇:便于下模板夹紧的模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