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70320.7 | 申请日: | 2015-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0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川久保昌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F25B6/04;F25B39/00;F25B4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 装置 | ||
本发明是一种制冷循环装置,能够选择地构成使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17)的液相制冷剂出口(17c)流出的制冷用第一制冷剂回路和使制冷剂从所述气液分离器(17)的气相制冷剂出口(17b)流出的制暖用第二制冷剂回路,在该制冷循环装置中,油分离器(24)设于从散热器(12)到第一膨胀阀(28)的制冷剂路径。因此,在制冷循环装置(10)中,在构成第一制冷剂回路的情况下,通过油分离器(24)的制冷剂仅为气相或大部分为气相,能够容易地从该制冷剂分离出油。另外,在利用第一制冷剂回路使制冷剂循环的情况下,能够使油存储在除了气液分离器(17)以外的位置。
本申请基于2014年12月2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63151号,该公开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制冷循环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将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器;以及将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切换为第一模式的制冷剂回路和第二模式的制冷剂回路中的一方的切换装置。具体而言,构成为能够使该气液分离器将从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使气相制冷剂从气相制冷剂出口流出,使液相制冷剂从液相制冷剂出口流出。另外,第一模式的制冷剂回路是使液相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出口流出,并向第二减压装置以及蒸发器流入,进而流入压缩机的制冷剂回路。第二模式的制冷剂回路是使气相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制冷剂出口流出并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回路。
另外,在制冷循环装置中,为了使压缩机润滑,通常使油混入制冷剂,大部分的油混入液相制冷剂。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在利用上述第二模式的制冷剂回路使制冷剂循环的情况下,在气相制冷剂向压缩机返回时,通过使存留在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的一部分向气相制冷剂混入,从而使油向压缩机返回。由此,不会引起压缩机的油不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9123号公报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们的研究,在利用上述第二模式的制冷剂回路使制冷剂循环的情况下,即,在使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制冷剂出口流出的制冷剂回路中使制冷剂循环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能够通过使液相制冷剂的一部分向气相制冷剂混入而使油向压缩机返回。然而,为了防止使压缩机压缩液相制冷剂的液压缩且使足够量的油向压缩机返回,需要将更多的油封入在流动制冷剂的制冷剂回路中。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模式的制冷剂回路使制冷剂循环的情况下,即,在使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出口流出的制冷剂回路中,使制冷剂循环的情况下,由于含有许多油的液相制冷剂直接向下游的蒸发器输送,因此与在上述第二模式的制冷剂回路使制冷剂循环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油封入量成为少量。换言之,与在上述第二模式的制冷剂回路使制冷剂循环的情况配合的油封入量对于上述第一模式的制冷剂回路使制冷剂循环的情况而言,油过多,可能产生制冷循环的效率降低等弊端。因此,在从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出口使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回路中使制冷剂循环的情况下,优选能够在除了气液分离器以外的位置存储油。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在从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出口使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回路中使制冷剂循环的情况下,能够在除了气液分离器以外的位置存储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70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锂电池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微创拔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