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性氧化物烧结体、导电用构件、气体传感器、压电元件以及压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8525.1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1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小塚久司;沖村康之;大林和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1/08 | 分类号: | H01B1/08;C04B35/00;C04B35/50;G01N27/4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性 氧化物 烧结 导电 构件 气体 传感器 压电 元件 以及 制造 方法 | ||
一种导电性氧化物烧结体,其包含具有组成式:REaCobCucNidOx(其中,RE表示稀土元素,a+b+c+d=1,1.25≤x≤1.75)所示的钙钛矿型氧化物晶体结构的晶相。系数a、b、c、d满足:0.474≤a≤0.512、0.050≤b≤0.350、0c0.250、0.050≤d≤0.3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性氧化物烧结体、使用其的导电用构件、气体传感器、压电元件以及压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部件的陶瓷制品具备陶瓷制的基体、和基体上设置的电极,电极由金属形成是普遍的。作为这种制品,例如有:具有Ni电极、Pd电极、或Pt电极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具有Ag电极、Cu电极、或Ag-Pd电极的LTCC部件(低温同时煅烧陶瓷);具有Pd电极的压电致动器;具有W电极的半导体封装体;具有Ir电极、或Pt电极的火花塞等。
其中,Ni、Cu、W在与陶瓷基体一起煅烧时需要控制气氛,因此,难以发挥陶瓷基体原有的性能,且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另一方面,Ag的熔点低(962℃),因此陶瓷基体的材质受到限制,进而,由于在低温下煅烧,因此有时陶瓷基体的特性会降低。另外,Pd、Ir、Pt这样的贵金属材料昂贵,因此,难以适用于需要大面积的电极中。
专利文献1中,作为电极用的氧化物,公开了常温下的电阻值高、温度上升的同时电阻值减少的具有负电阻温度特性的镧钴系氧化物。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室温左右的电阻值高、且高温下B常数的绝对值大这样特性的镧钴系氧化物。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磁头用非磁性基板材料,作为参考例,列举了La(Co,Ni)O3系氧化物。
然而,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导电性氧化物在室温下电阻率高,导电性不充分。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La(Co,Ni)O3系氧化物记载有裂纹。产生裂纹时,电阻增大,因此仍不适合作为电极用材料。
由金属形成陶瓷制品的电极时,会产生上述各种问题,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了用氧化物(陶瓷)替换电极。然而,以往的氧化物与金属相比时,电导率极低,且B常数(温度系数)大,因此,难以代替金属。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电导率大的氧化物,已知有钌系氧化物(RuO2、SrRuO3等),但存在Ru昂贵这样的问题。因此,本申请的申请人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电导率高、且B常数(温度系数)小、适合作为导电性材料的氧化物烧结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869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878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6-275724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3/1507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8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纱机
- 下一篇:用于工业模型的塑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