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8454.5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2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R.内格利;R.格诺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18 | 分类号: | D01H9/18;D01H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宣力伟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1),尤其是具有至少一组纺纱站(2)的环锭纺纱机,所述至少一组纺纱站(2)布置为紧挨着彼此,由至少一个驱动元件(MA、MB)驱动,所述至少一个驱动元件(MA、MB)的控制系统(C1、C2)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ST)。为了确保配备有大量纺纱站(或者锭子)的纺纱机的两个纵向侧(A、B)的最佳操作,提出——当从所述纺纱机(1)的纵向方向(LR)上看时——至少一个自由通道(DR)设置用于操作员,该自由通道将所述纺纱机(1)细分为至少两个子区域(38、39),其中,每个子区域的所述纺纱站(2)具有与其相关联的其自身的驱动元件(MA、MB),所述驱动元件(MA、MB)的控制系统连接至所述中央控制单元(ST)。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尤其是具有至少一组纺纱站的环锭纺纱机,该至少一组纺纱站布置为紧挨着彼此,由至少一个驱动元件驱动,该至少一个驱动元件的控制系统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在实践中,存在对具有非常大量的锭子(数量可以达到多于2000)的纺纱机的需求。目的是利用纺纱厂中较小的需要空间来实现成本有效的生产。由于纺纱机变得越来越长,其操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费劲,这是因为纺纱机通常在两侧上都配备有纺纱站。即是说,为了使一个操作员操作纺纱机的两个纵向侧,必须由操作员覆盖的距离就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纺纱站处的故障只能在一定时延之后进行修正,这可能反映在纺纱机的低生产量上。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较长的纺纱机,所以为了撤出纺纱厂而必须设置用于操作员的逃离路线也变得更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与非常长的纺纱机(尤其是环锭纺纱机)的使用相关联的缺陷,并且确保纺纱机的最佳和快速操作。
为了实现该目的,因此提出——当从纺纱机的纵向方向上看时——用于操作员的至少一个自由通道设置在至少一组纺纱站内,该至少一组纺纱站将纺纱机细分为至少两个子区域,其中,每个子区域的纺纱站具有与其相关联的其自身的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的控制系统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例如,术语“一组纺纱站”指在纺纱机的前侧或者后侧上布置为紧挨着彼此的多个纺纱站。即是说,用于操作员的所要求的自由通道延伸通过纺纱机的前侧和后侧上的一组纺纱站,因而将纺纱机划分为两个子区域。
这确保操作员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和距离经由所设置的自由通道穿过纺纱机以到达纺纱机的相反纵向侧,以便没有延迟地修正纺纱站处发生的故障。自由通道通常位于纺纱机的纵向侧的中间点处。
由于在纺纱机的纵向侧内设置了自由通道并且导致将纺纱机划分为至少两个子区域,所以路由至单个纺纱站的纵向轴(例如,牵伸机构轴)在自由通道的点处被中断。因此,需要为这些纵向轴和自由通道的两侧上的子区域的框架部件提供支承点或者支架。
通过利用其自身的驱动元件将纺纱机划分为子区域,可以在配备有较大数量的锭子的纺纱机方面实现更好且优化的驱动构思。
为了将在细分为子区域的纺纱机的单个纺纱站处生产的卷绕管(也称为管纱或者卷装)运输至纺纱机的一个端部处的递送点,同时还桥接在自由通道的区域上,提出纺纱机具有布置在纺纱站下方的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设有连接至控制单元的至少一个驱动装置,其中,运输装置运走在纺纱站处形成的卷绕管并且将空管供应至纺纱站,并且其中,自由通道布置在运输装置上方。因此,通过恰当安装的台阶和适于行走的表面,能够使操作员经由运输装置上方的自由通道到达纺纱机的相反侧。因此,运输装置必须在自由通道的区域处未被中断。
还提出运输装置由至少一个环状输送机(4)组成,该至少一个环状输送机(4)在纺纱机的一组或多组纺纱站周围延伸并且连接至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机械公司,未经里特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84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