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增强毛发纤维特性的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8232.3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9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R·沃克;S·彭亚尼;J·M·马什;Q·斯特拉;C·B·莫特利;B·A·芬德斯;I·P·赫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洁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55 | 分类号: | A61K8/55;A61K8/42;A61K8/41;A61K8/37;A61K8/36;A61K8/34;A61Q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樊云飞;陈文青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增强 毛发 纤维 特性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毛发调理组合物,所述毛发调理组合物包含约0.1%至约20%的类脂,所述类脂为一种或多种不饱和脂肪材料,所述不饱和脂肪材料选自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醇;不饱和胺;不饱和酰胺;和不饱和磷脂;其中所述不饱和脂肪材料的分子包含具有8至2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碳链,和所述碳链的位置中就不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酰胺而言C3位和ω位之间以及就不饱和脂肪醇、不饱和胺或不饱和磷脂而言C2位和ω位之间的一个碳‑碳双键,并且其中所述不饱和脂肪材料的LogP小于7;和0.1%至20%的一种或多种类脂增强剂,所述类脂增强剂选自多元醇的脂肪酸单酯,其中此类单酯的脂肪酸组分分子含有具有10至2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碳链,并且其中多元醇的脂肪酸单酯具有小于7的logP;饱和脂肪醇,其中所述脂肪醇的分子含有具有8至2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碳链;饱和脂肪醇酯,其中所述酯的分子含有总计10至44个碳原子;醇,其中此类醇的分子含有芳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发调理组合物,所述毛发调理组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可用于增强毛发纤维特性的材料。
背景技术
“持久”毛发处理诸如着色、漂白和拉直/烫发以及其它环境和消费习惯(紫外光、热干、刷洗/梳理)以多种方式造成受损的毛发。通常,毛发受损还导致天然内在类脂(以及毛发蛋白质)的丧失,这在毛发结构中起重要作用。例如,类脂将毛发蛋白质保持在一起,作为表皮/皮质膜的一部分。因此,内部毛发类脂损失与毛发机械强度降低有关。当毛发暴露于高湿度时,类脂的损失也导致吸湿性增加,造成卷曲。本发明涉及可补充内部类脂并且修复受损头发纤维的组合物的开发。
使用该技术的组合物的消费者体验到由这些材料和共混物的渗透而带来的毛发健康改善,导致更柔软和更易梳。在内部类脂含量方面,消费者的毛发在结构上与新生毛发更相似。典型的当前商业护发产品含有表面有益剂诸如硅酮和沉积聚合物,以辅助降低毛发的表面能,防止由梳理造成的机械损伤。然而,使用典型的商业产品不显著防止因内部毛发结构受损而造成的发梢损伤,所述内部毛发结构受损可能因毛发类脂和蛋白质通过洗涤、UV和着色损伤而损失造成。本发明寻求通过在毛发纤维内引入类脂来改善纤维特性。因此,需要补充提供改善的柔软性和可梳理性的内部毛发类脂的产品。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毛发调理组合物,所述毛发调理组合物包含类脂,所述类脂为约0.1%至约20%的一种或多种不饱和脂肪材料,所述不饱和脂肪材料选自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醇;不饱和胺;不饱和酰胺;和不饱和磷脂;其中所述不饱和脂肪材料的分子包含具有8至2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碳链,和所述碳链中就不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酰胺而言C3位和ω位之间以及就不饱和脂肪醇、不饱和胺或不饱和磷脂而言C2位和ω位之间的一个碳-碳双键,并且其中所述不饱和脂肪材料的LogP小于7;和0.1%至20%的一种或多种类脂增强剂,所述类脂增强剂选自多元醇的脂肪酸单酯,其中此类单酯的脂肪酸组分分子含有具有10至2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碳链,并且其中多元醇的脂肪酸单酯具有小于7的logP;饱和脂肪醇,其中所述脂肪醇的分子含有具有8至22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碳链;饱和脂肪醇酯,其中所述酯的分子含有总计10至44个碳原子;醇,其中此类醇的分子含有芳环。
附图说明
图1为类脂和类脂增强剂的最佳共混比率,其显示了梳理中度氧化受损的毛发的测量力(gf)。
图2为类脂和类脂增强剂的最佳共混比率,其显示了梳理物理受损原始毛发的测量力(gf)。
图3为不饱和类脂含量相对于毛发吸湿量的图。
图4为在中度氧化受损的毛发上进行免洗型处理的图,其显示了单独油酸以及与类脂增强剂组合的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洁公司,未经宝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8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