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网络的中继线结构以及车载网络用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7752.2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2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松井元;大森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31/02 | 分类号: | H01R31/02;B60R16/02;H01R4/00;H01R1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网络 中继线 结构 以及 连接器 | ||
以低连接电阻构筑车载网络的中继线。由中继线(1)和分支线(2)构成车载网络。分支线(2)从配置在所述中继线(1)的途中的多个部位上的分支点(3)经由连接器(CO)分支出,并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U)连接。在中继线(1)的分支点(3)形成迂回路,迂回路从中继线(1)朝连接器(CO)迂回,并且在所述迂回路形成芯线(7)的露出部并连接于中继线用端子(6)。在连接器(CO)的内部连接分支线用端子(8)和中继线用端子(6),分支线用端子(8)连接在分支线(2)的末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网络的中继线结构以及车载网络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从前以来,在汽车上搭载被称为CAN的车载网络,多个节点(电子控制单元)彼此通过构成通信用传输路的电线束进行通信。作为这种车载网络的现有技术,可以例举以下专利文献1。
通常,在连接多个节点的情况下,在CAN通信中,已知有被称为线型(也称为总线型)的连接方式。线型是通过从中继线分支的多个分支线将各个节点连接的一种连接方式。
在以下专利文献1中,在各个分支线从中继线分支的分支点配置有中继接线连接器(joint connector)。在中继接线连接器的壳体中形成有朝相反方向开口的第1、第2嵌合部,在壳体的内部,母线配置为上下2段。在各个母线中排列突出形成有多个薄片状端子。
一方面,中继线以及分支线由对绞电缆构成,该对绞电缆通过将2根电线扭在一起组合而成。中继线以及分支线在各个分支点具有电线末端。在各根电线的末端连接有阴端子,并连接于对应的薄片状端子。这样,将能够实现中继线的中继及分支线的分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66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当在各个连接节点将中继线中继时,将会经由如下多个连接部。
(i)中继线的末端与阴端子之间的连接部
(ii)阴端子与薄片状端子之间的连接部
(iii)同一母线的另一薄片状端子与在中继线的另一末端上连接的另一阴端子之间的连接部
(iv)另一阴端子与中继线的另一末端之间的连接部
由于在像这样的以前的结构中,中继线之间的连接有必要使用多个连接部件,且经由多个连接部,所以担心会造成连接电阻增加。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这样的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网络的中继线结构,其能够将中继线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化且连接电阻降低,以及提供一种能够适合使用在车载网络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车载网络的中继线结构,在车载网络中,多个电子控制单元彼此通过电线束进行通信,中继线结构的特征在于,电线束由中继线和分支线构成,分支线从在中继线的途中的多个部位上配置的分支点经由连接器分支出,并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电线束中的构成中继线的部分在分支点形成迂回路,迂回路从中继线朝连接器迂回,所述迂回路从所述中继线呈U字状且无断点地连续折回,在所述迂回路的折回部分中所述电线束的包覆部被剥除从而形成芯线的露出部,被折回的所述芯线的露出部一并被铆接而连接于中继线用端子,并且在所述连接器的内部,连接在所述分支线的末端上的分支线用端子能够与所述中继线用端子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7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发布方法及应用发布系统
- 下一篇:纳米补水仪(XTK‑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