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63552.X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9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成泽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张永明,玉昌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单元 生物体 信息 检测 装置 电子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等。
背景技术
由于脉波表现为血液的容积的变化,因此光电脉波传感器能够通过捕捉作为测定对象的部位的血量所发生的变化来测定脉波。然而,被测定的部分的血液的容积除了心脏的搏动(即脉波)以外,还因人体的活动(以下称为体动)而变化。因此,当通过光电脉波传感器测定脉波时,在从心脏传输至被测定的部位的过程中,有时由体动产生的噪声包含于波动中。即,由于血液是流体且血管具有弹性,因此有时导致由于体动产生的血液的流动所引起血液量的变化被测定为伪脉动。
已开发出一种脉波测定装置,该脉波测定装置进行用于去除上述体动所产生的噪声分量的运算处理。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分别照射不同波长的光并同时测定它们的反射光而从测定值提取脉动分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在动脉血中主导氧化的血红蛋白和在静脉血中主导还原的血红蛋白具有不同吸光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昭55-1208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检测反射光来测定脉波的传感器中所使用的波长不同的照射光朝向生物体内部照射的光的浸透深度也不同。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多个传感器之间产生的吸光度之差还包括波长不同的光的浸透深度之差所产生的影响,难以降低体动所产生的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检测具有在某种程度上相关且特性不同的多个信号的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根据从来自多个发光部的光获取的特性不同的信号来获取高精度的脉波信息的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等。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传感器单元,包括:第一发光部,向被检测体射出光;第二发光部,向所述被检测体射出光;以及受光部,对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当设在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1、且设在与所述第二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2时,H1>H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具有多个发光部的传感器单元中,对在与各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的高度(具体而言与被检测体接触的部分的高度)设置差异。因此,由于在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向被检测体施加的按压中产生差异,因此能够在基于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的受光结果、和基于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的受光结果中,在信号的特性上具有差异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H1是在所述第一发光部的配置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H2是在所述第二发光部的配置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
由此,能够以与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为基准来配置该发光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当设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在所述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高度为HA1、且设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在所述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高度为HA2时,通过HA1>HA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由此,通过对发光部的在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高度设置差异,从而能够使在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具有差异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受光部设于基板上,在所述第一发光部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高度调整部件。
由此,能够使用高度调整部件来实现高度差。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高度调整部件是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外部连接端子经由所述第二基板的通孔而与设于所述基板的连接端子连接。
由此,作为高度调整部件能够使用第二基板。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外部连接端子经由导线而与设于所述基板的连接端子连接。
由此,由于能够使用导线来连接第一发光部和基板(主基板),因此作为高度调整部件,能够使用其自身无法电连接的部件(例如绝缘体)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35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