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路多板片折叠式微通道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62066.6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A.乔亚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7/00;F28D1/047;F28F1/02;F28F9/02;F28F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陵峰,张昱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路 多板片 折叠 式微 通道 换热器 | ||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一般涉及热泵和制冷应用,以及更具体地涉及为热泵或制冷系统中使用而配置的微通道热换热器。
取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HVAC&R)系统包括换热器,其用于拒绝或接受系统内与周边环境循环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一种类型的换热器因为其结构紧凑、重量更低、构造刚性以及性能优越而变得越来越普及,这是微通道或微型通道换热器。与常规板翅式换热器相比,微通道换热器还更为环境友好,因为它们采用制冷剂充注量更少,其典型地是含高GWP(全球暖化潜能)的合成流体。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密闭形状,如管,冷却或加热流体(即,制冷剂或乙二醇溶液)流经其中循环。这些管典型地具有扁平横截面和多个平行流通道。翅片典型地布置成在这些管之间延伸以增进加热/冷却流体与周边环境之间的高效热能交换。翅片具有瓦楞形一体式散热孔以便进一步增强热传递,以及典型地通过保护气体钎焊固定于管上。
在热泵和制冷应用中,当利用微通道换热器来作为蒸发器时,为冷却而提供到换热器的空气流中存在的水气可能冷凝,然后冻结在换热器外表面上。所形成的冰霜可能阻碍空气流经换热器,从而降低换热器和HVAC&R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微通道换热器往往冻结得比圆管和板翅换热器更快,并且因此需要更频繁地除霜,从而减小换热器有效利用时间和整体性能。因此,所期望的是构造改善了抗霜性和增强了性能的微通道换热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换热器,其包括彼此分开的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成平行相隔关系布置的多个管段流体耦接到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歧管。所述多个管段包括界定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的弯曲部。所述第二板片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板片成一定角度。所述换热器具有相对于空气流的多通路配置,其包含至少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具有第一流动取向以及所述第二通路具有第二流动取向。所述第二流动取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流动取向。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通路具有交叉平行流动取向。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通路具有交叉平行流动取向。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管段的第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一通路以及所述多个管段的第二部分形成所述第二通路。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选择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的每一个内布置的管段的数量以便减少所述换热器上霜冻的形成。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一部分更多数量的管段。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管段比是20∶80。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管段比是40∶60。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歧管内布置分隔器以便界定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流体耦接到所述多个管段的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分段流体耦接到所述多个管段的所述第二部分。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歧管的所述第一分段内布置分配器。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之间提供分配器。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弯曲部围绕着与所述多个管段的纵轴垂直布置的轴形成。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每个管段的弯曲部包括带状褶皱。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第二板片与所述第一板片之间的角度是约180度。
作为上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补充,或作为备选,在又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管段中每一个是其中形成有多个离散流通道的微通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2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