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锻部件用轧制棒钢或轧制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2025.7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2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松井直树;根石丰;千田彻志;小幡晃久;堀彰史;千叶圭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1B1/16;C22C38/32;C22C38/54;C21D8/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内部组织 铁素体 棒钢 冷锻 线材 珠光体组织 化学组成 | ||
该冷锻部件用轧制棒钢或轧制线材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Y1=[Mn]×[Cr]所表示的Y1与所表示的Y2满足Y1>Y2,抗拉强度为750MPa以下,并且内部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在上述内部组织中,铁素体分率为4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冷锻部件的原材料适宜的冷锻性及耐粗粒化特性优异的轧制棒钢或轧制线材。本发明涉及特别是在淬火回火后HRC硬度达到 34以上、并且能够抑制淬火时的异常粒生长的、作为高强度冷锻部件的原材料适宜的冷锻性优异的轧制棒钢或轧制线材。
本申请基于2014年11月1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233973号而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冷锻的锻造后的部件的表面表皮、及尺寸精度优异,此外,通过冷锻制造的部件与通过热锻制造的部件相比,制造成本低,成品率也良好。因此,冷锻被广泛适用于齿轮或轴、螺栓等以汽车为首的各种产业机械或建筑结构物用的部件的制造。
近年来,在汽车、产业机械等中使用的机械结构用部件中,小型·轻量化不断发展,在建筑结构物中,大型化不断发展。由于这样的背景,所以对通过冷锻制造的部件期望更进一步的高强度化。
在这些冷锻部件中,以往使用了JIS G 4051中规定的机械结构用碳钢钢材、JIS G4053中规定的机械结构用合金钢钢材等。这些钢材一般将在加热下进行制品轧制成棒钢或线材的形状而成的钢材进行球状化退火,重复进行拉拔或冷拉丝的工序后,通过冷锻而成形为部件形状,通过淬火、回火等热处理调整为规定的强度、硬度。
上述那样的机械结构用钢材含有0.20~0.40%左右的比较高的碳量,经由调质处理可以作为高强度部件使用。另一方面,上述那样的机械结构用钢材成为锻造原材料的轧制钢材即棒钢或线材的强度变高。因此,在制造过程中,若不附加冷拉丝及其后的球状化退火的工序而将钢材软质化,则在用于部件成形的冷锻时容易产生模具的磨损或裂纹,此外,在部件中产生裂纹等,产生制造上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部件高强度化,存在部件形状复杂化的倾向。由于部件形状越变得复杂则裂纹的产生越令人担忧,所以出于使通过淬火、回火而得到高强度的钢材在冷锻前进一步软质化的目的,采取将球状化退火处理长时间化、或者多次重复进行冷拉丝工序及球状化退火工序等对策。
然而,这些对策不仅要花费人事费或设备费等成本,而且能耗也大。因此,期望能够将该工序省略或短时间化的钢材。
基于这样的背景,以将球状化退火处理省略或短时间化作为目的,提出了硼钢等,其是在降低C、Cr、Mn等合金元素的含量而降低成为锻造原材料的轧制钢材的强度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硼来补偿由合金元素的降低引起的淬火性的降低。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结晶粒粗大化防止特性和冷锻性优异的冷锻用热轧钢材及其制造方法。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结晶粒粗大化特性和冷锻性优异的冷锻用热轧钢材和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C:0.10~0.60%、Si:0.50%以下、Mn:0.30~2.00%、P: 0.025%以下、S:0.025%以下、Cr:0.25%以下、B:0.0003~0.0050%、N: 0.0050%以下、Ti:0.020~0.100%,并且在钢的基体中具有20个/100μm2以上的直径为0.2μm以下的TiC或Ti(C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2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