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成形在审
| 申请号: | 201580060493.0 | 申请日: | 2015-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7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卡斯特路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德利工业海外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13/04 | 分类号: | B21D13/04;B21D3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9 | 代理人: | 侯聪 |
| 地址: | 英国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板材成形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使板材成形的工具和方法以及成形的板材。更具体地说,尽管不是排他性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板材的一个以上表面上冷成形一个以上突起和/或凹陷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如此成形的板材。
背景技术
已知成形具有突起的板材的几种方法,其中的许多都涉及使板材在相对的工具之间通过以在板上形成一个以上突起。一些示例性的板成形方法包括辊轧成形,诸如冷辊轧成形、冲压和压制诸如使用机器压力机或冲压机进行的冲压、冲裁、压花、弯曲、卷边、滚花或压印。
本发明特别地但却非排他性地涉及冷轧,其是通过在低于其重结晶温度的温度下,通常在室温下使板材在一对辊之间通过来使材料成形的工艺。当材料在辊之间通过时,其通过称之为应变硬化的工艺来强化。
冷轧通常是在由材料卷供给的板材上进行的。板材在一系列匹配的辊对之间通过以连续地使板材成形直到其具有所需的形态,例如,C、U或箱形型材。随后,可以将具有形状的板材(以下称为型材)切割成所需的长度。
通常,板材可以是金属,例如钢、铝、铜、黄铜、银、金、钛等,然而塑料和其他材料也可以进行冷轧。钢是最常用来加工的。材料可以是涂覆的(例如,镀锌的)或未涂覆的。
相对工具的正确对准和分度也会是关键的,特别是在涉及密集排列的突起和/或复杂的几何形状的情况下。作为这些操作中的任一个,特别是在冷成形工艺中由工具施加的高力的结果,工具具有发生移动以使彼此不对准的趋势。通常需要对成形的板材进行常规和仔细的检查以确保工具正确的对准。
如将进一步理解的,重要的是要确保在启动过程期间当从静止至或向其操作的旋转速度驱动辊时辊是对准的,以确保准确配准并防止损坏等。
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W02009/063154公开了用于使板材成形以在其表面上提供突起的行和凹陷的行的方法和工具,其中突起和凹陷的相对位置使得在相邻行的突起之间的板的表面上画出的线是非直线的。所述工艺导致板材的加工硬化。每个突起形成为材料减薄为25%或更少的绕其顶点的峰值塑性应变的基本上连续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工具对准对于实现加工硬化和材料减薄之间必要的平衡来说是关键性的。即使较小的工具未对准也会对成形的材料产生影响,且有时是显著的影响,但是对这种较小的未对准的检测可能是困难的。
因此,冷辊轧成形有突起的板材的性能高度依赖于制造质量。因此,需要具有一些可靠地确立如此成形的板材的制造质量和/或来源的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非排他性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够更简单和/或有效地监控工具对准和/或来源。本发明的另一个更一般的非排他性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板成形工具和方法,其至少缓解了使用已知的成形工具和方法所具有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板材成形的方法,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一对工具之间放置或运行板材并移动工具以使得工具,例如其各自的第一成形表面在板材的第一部分中形成图案;且使得工具,例如其各自的第二成形表面在板材的第二部分中形成标记或第二图案,所述第二图案为第一图案或可以不同于第一图案,例如,其中标记或第二图案可以指示在工具之间的对准。
图案可以通过任何成形方法形成,诸如冷辊轧成形、冲压和压制、冲裁、压花、弯曲、卷边、滚花或压印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成形方法,但是图案优选为是通过冷作形成的。标记或第二图案也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成形方法形成,诸如冷辊轧成形、冲压和压制、冲裁、压花、弯曲、卷边、滚花或压印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成形方法。标记或第二图案优选为是通过压花形成的。更优选地,标记或第二图案是通过对板材进行压花形成的以使得标记或第二图案突出于板材的平面,例如,其中性平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使板材成形的方法,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一对工具之间放置或运行板材并移动工具以使得工具,例如其各自的第一成形表面对板材的第一部分进行冷作;且使得工具,例如其各自的第二成形表面对板材的第二部分进行压花。压花优选包括标记并且/或者突出于板材的平面,例如,其中性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德利工业海外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哈德利工业海外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0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