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与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0228.2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0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赖因霍尔德·布吕克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HBPO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环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 |
地址: | 德国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空气调节 系统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进入车辆的冷却器装置的空气流的设备(10),其中所述空气流能够通过至少一个开口(1)引导到所述冷却器装置,所述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盖板元件(20,21),其中所述盖板元件(20,21)具有:至少一个盖板件(20.2,21.2),用于在至少一个关闭位置(II)中至少部分封闭开口(1);和至少一个与所述盖板件(20.2,21.2)连接的支承元件(20.1,21.1),用于将所述盖板件(20.2,21.2)可运动地支承在载体(50)的支承容纳部(50.1)中,其中所述盖板元件(20,21)在运行位置(B)中支承在所述载体(50)中,使得所述盖板元件(20,21)能够在用于至少部分释放所述开口(1)的打开位置(1)与所述关闭位置(II)之间进行运动。根据本发明设定:在安装位置(A)中,所述盖板件(20.2,21.2)能够部分引入到所述支承容纳部(50.1)的自由空间(50.3)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进入车辆的冷却器装置的空气流的设备。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新鲜空气通过车辆的开口譬如散热器格栅进入车尤其是机动车中并且空气流被引导至车辆的冷却器装置。由此可以确保,例如车辆的发动机得到高效且可靠地冷却和/或车辆内部空间得到高效空气调节。在此,可以使用调节空气流的设备,以便借助盖板元件至少部分封闭车辆的开口并且由此至少部分防止空气进入。这实现了例如减小气垫,缩短冷运行阶段并且更快地达到发动机的运行温度。因此,可以减小车辆的CO2排放并且优化cw-值(车辆的牵引阻力系数)。
在针对这种用于调节空气流的设备的已知的解决方案中的缺点是,所述设备的制造和安装费事。尤其是,盖板元件在载体上的安装是费事的,其中盖板元件必须被安置在相应的支承容纳部中以便可转动地支承到所述设备的载体中。这通常与附加的工作步骤相关联,例如移除和重新固定载体的各元件,所述元件能够实现盖板元件的插入。通常,盖板元件也必须为了安装维而受力作用从而弹性弯曲,以便在纵向方向上缩短所述盖板元件,使得可以在闭合的载体中实现安装。当然在此,由于弯曲而存在盖板元件损伤的危险,其中安装还变得困难、易出错和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消除上面所述的缺点。尤其是,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简化的、可靠的和更快的以及可能无错误的安装。
前述目的尤其是通过如下描述的本发明的设备以及安装方法来达到。在此,结合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所描述的特征和细节当然也适用于结合根据本发明的安装方法,且相应地反之亦然,从而针对各个发明方面的公开内容互为参考或可以相互参考。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尤其是冷却空气调节设备,用来调节进入车辆尤其机动车的冷却器装置的空气流,其中空气流能够通过至少一个开口引导到冷却器装置,该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盖板元件,尤其是第一盖板元件和第二盖板元件,其中盖板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盖板件用于在至少一个关闭位置中至少部分封闭开口,和至少一个与该盖板件连接的尤其是外部的或第一支承元件用于在载体的尤其是外部的或第一支承容纳部中可运动地尤其是可转动地或可翻转地支承盖板件和/或盖板元件。在此,盖板元件在运行位置中(尤其是可转动地)支承在载体中,使得盖板元件可以在用于至少部分释放开口的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进行运动。根据本发明设定,尤其是仅在安装位置中,盖板件优选与(例如外部的或第一)支承元件一起部分地能被引入到支承容纳部的自由空间中。在盖板元件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运动在此优选是盖板元件围绕其相应的纵轴线转动和/或翻转。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实现如下优点:简化了盖板元件的安装和尤其是在没有盖板元件的机械弯曲或形变的情况下或无需力地进行。在此,例如用于容纳盖板件的自由空间能够实现,在盖板元件沿着纵向方向上没有(任意类型的)缩短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盖板元件的引入,因为在载体中设置有相应的所构造的自由空间并且可以将其用作安装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BPO有限公司,未经HBPO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0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