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织再生基材和组织再生基材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59979.2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3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有村英俊;井出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郡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27/00 | 分类号: | A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再生 基材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组织再生基材,其特征在于:
其由生物体吸收性材料所构成的无纺布构成,
该组织再生基材具有将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和由平均孔径为5~2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复合一体化而成的叠层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再生基材,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由平均孔径为5~2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和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的三层依照此顺序依次复合一体化而成的叠层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织再生基材,其特征在于:
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0~50μm,且平均孔径为5~20μm的无纺布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7~7μm。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组织再生基材,其特征在于:
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的厚度为300μm~2.0mm。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组织再生基材,其特征在于:
由平均孔径为5~2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的厚度为10~150μm。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组织再生基材,其特征在于:
生物体吸收性材料为聚乙醇酸交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织再生基材,其特征在于:
聚乙醇酸交酯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400000。
8.一种组织再生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组织再生基材,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的工序;
在所述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上,通过熔喷法喷出由生物体吸收性材料构成的丝,形成由平均孔径为5~2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得到叠层体的工序;和
对所述叠层体进行针刺,使所述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与所述由平均孔径为5~2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复合一体化的工序。
9.一种组织再生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组织再生基材,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的工序;
制备由平均孔径为5~2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的工序;
将所述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与所述由平均孔径为5~2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叠层而得到叠层体的工序;和
对所述叠层体进行针刺,使所述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与所述由平均孔径为5~2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复合一体化的工序。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组织再生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制备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工序后,具有对由平均孔径为20~5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的要与由平均孔径为5~20μm的无纺布构成的层进行叠层侧的表面,实施起毛处理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郡是株式会社,未经郡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99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拿训练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藻类水平迁移模拟实验装置及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