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撞击作业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80059929.4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菊池敦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5D11/04 | 分类号: | B25D11/04;B25D16/00;B25D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撞击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前端工具进行撞击的撞击作业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利用压力室的压力来撞击前端工具的撞击作业机。专利文献1记载的撞击作业机具有:设于壳体内的圆筒状的缸体;能够往复动作地收纳于缸体内的活塞;保持于缸体的前端工具;能够往复动作地设于缸体内的撞击件;在缸体内配置于前端工具与撞击件之间的中间撞击件;以及在缸体内形成于活塞与撞击件之间的空气室。在缸体形成有与空气室连通的呼吸孔。在壳体内设有马达,设有将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力变换成活塞的往复动作力的动力变换机构。
专利文献1记载的撞击作业机将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力变换成活塞的往复动作力。当活塞以远离撞击件的朝向动作时,空气室的压力降低,另一方面,当活塞以靠近撞击件的朝向动作时,空气室的压力上升,从而撞击力经由中间撞击件而施加至前端工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131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一直以来期望专利文献1记载的撞击作业机进行与作业状况相应的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执行与作业状况相应的控制的撞击作业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撞击作业机将马达的旋转力变成撞击力而施加至前端工具,该撞击作业机具有:按压检测部,在上述马达的旋转中检测上述前端工具是否被按压于对象物;以及马达控制部,当连续预定时间检测到上述前端工具被按压于上述对象物时,进行使上述马达的转速上升的增速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根据作业状况来控制马达的转速,提高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撞击作业机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撞击作业机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撞击作业机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撞击作业机的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5是能够由本发明的撞击作业机执行的控制例1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撞击作业机的主视剖视图。
图7是图6的撞击作业机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8是能够由本发明对撞击作业机执行的控制例2的流程图。
图9是能够由本发明的撞击作业机执行的控制例3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基于图1~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撞击作业机进行说明。撞击作业机10也被称为冲击式钻机,前端工具11能够装卸。撞击作业机10用在对象物的钻孔作业、对象物的削凿作业、对象物的破碎作业中。对象物包括混凝土、石材。
撞击作业机10具备作业机主体12,作业机主体12将缸体壳13、中间壳14以及马达壳20相互固定而组装。另外,设有供作业者用手抓住且相对于作业机主体12能够动作的手柄15。缸体壳13为筒形状,在缸体壳13内设有保持筒128,在保持筒128内设有圆筒形状的缸体18。
保持筒128以相对于缸体壳13不旋转,而且在沿中心线A1的方向上不移动的方式固定。保持筒128及缸体18以中心线A1为中心而配置成同心状。与缸体18同心状地设有圆筒形状的工具保持件19。工具保持件19设置为从保持筒128内直到缸体壳13外,并且在工具保持件19与保持筒128之间设有轴承16。工具保持件19被轴承16支撑为能够旋转。缸体18和工具保持件19能够一体旋转地连结。缸体18及工具保持件19相对于保持筒128在沿中心线A1的方向上定位固定。
工具保持件19具有大径部19a、与大径部19a连续的中径部19b、以及与中径部19b连续的小径部19c。大径部19a的内径比中径部19b的内径大,中径部19b的内径比小径部19c的内径大。中径部19b在沿中心线A1的方向上配置于大径部19a与小径部19c之间。大径部19a的内面和中径部19b的内面经由台阶部19d而连接。另外,中径部19b的内面和小径部19c的内面经由锥形面19e而连接。在工具保持件19的小径部19c内安装有前端工具11,缸体18的旋转力传递至前端工具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工机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工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99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