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极高波长分辨率的曲线光栅光谱仪和波长复用器或解复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9914.8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8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诚中;黄莹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光子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何诚中;黄莹彦 |
主分类号: | G01J3/02 | 分类号: | G01J3/02;G01J3/04;G01J3/18;G01J3/20;G01J3/24;G01J3/28;G02B5/18;G02B6/293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极高 波长 分辨率 曲线 光栅 光谱仪 复用器 解复用器 | ||
1.一种使用离散光学组件或如光子集成电路中的波长色散元件般具有集成可能性的波长复用器/解复用器/光谱仪,其实现光谱在波长λBI1周围的色散,所述波长复用器/解复用器/光谱仪包括:
至少一个输入狭缝;
多个输出狭缝;以及
曲线光栅,所述曲线光栅经配置用于处理多个光束的光谱组成,所述曲线光栅包括多个槽,多个所述光束来自多个所述槽,每个槽的方位可调节用于控制所述波长复用器/解复用器/光谱仪的性能,所述输入狭缝和所述输出狭缝中的每个输出狭缝的方位可调节用于控制所述波长复用器/解复用器/光谱仪的性能,
其中所述输入狭缝允许所述光束进入到所述波长复用器/解复用器/光谱仪中,所述输入狭缝的位置可调节,并且此外所述输入狭缝XI1的所述位置通过在将所述输入狭缝接合到光栅中心的线与所述光栅中心的法线之间保持的第一输入角θI1以及从所述光栅中心到所述输入狭缝的第一输入距离SI1指定,
此外,其中允许第一输出光束射出的第一输出狭缝具有第一锚定输出波长λI1-O1A,所述第一输出狭缝的位置可调节,并且此外,所述第一输出狭缝的所述位置通过在将所述第一输出狭缝接合到所述光栅中心的线与所述光栅中心的法线之间保持的第一输出角θO1A以及从所述光栅中心到所述第一输出狭缝的第一输出距离SO1A指定,
此外,其中,光在其中传播的介质具有“ngr”的有效传播折射率,在自由空间的情形下,ngr是材料折射率,在平面波导的情形下,“ngr”是所述平面波导内的所述有效传播折射率,
此外,其中第i个槽的方位通过其x-y坐标Xi=(xi,yi)指定,所述x-y坐标相对于所述光栅中心和所述输入狭缝指定,其中所述光栅中心具有坐标X0=(0,0)并且所述输入狭缝具有坐标XI1=(-SI1*Sin(θI1),SI1*Cos(θI1)),
其中所述光栅中心的输入圆半径R的给定值按照SI1=R*Cos(θI1)与所述输入狭缝方位相关,两个起始光栅齿选择为位于距彼此距离“d”处,使得它们布置在以下位置
X1=(d/2,R-(R2-(d/2)2)1/2)
和
X-1=(-d/2,R-(R2-(d/2)2)1/2),
其中当给定所述第一锚定输出波长λI1-O1A时,如下确定所述距离“d”:
选择光栅级并用整数“m”表示所述级,并且根据下式获得所述距离“d”
d*(Sin(θO1A)+Sin(θI1))=m*λI1-O1A/ngr,
此外,其中通过使用由以下两个条件给出的所述第i个槽的坐标Xi计算每个槽的坐标来得出所有其它槽的位置:
第一条件是:
Sgn(i-ja)*([D1(θI1,SI1,Xi)+D2(θO1A,SO1A,Xi)]-[D1(θI1,SI1,Xja)+D2(θO1A,SO1A,Xja)])=m*λI1-O1A/ngr,
其中D1(θI1,SI1,Xi)是从Xi到通过θI1和SI1指定的第一输入狭缝位置XI1的距离,D2(θO1A,SO1A,Xi)是从Xi到通过θO1A和SO1A指定的所述第一输出狭缝位置的距离,并且槽ja的方位Xja通常是已知的,第二条件是使得函数f等于常数,函数上表达为:
f(Xi)=常量
其中以上常量可以取决于θI1、SI1、θO1、SO1、λI1-O1、m、ngr、{Xj},其中所述方位{Xj}表示已知的一些光栅齿的方位,
其中通过选择所述函数f进一步给出第二约束条件,使得:
[D1(θI1,SI1,Xi)+D3(θO2A,SO2A,Xi)]-[D1(θI1,SI1,Xi-1)+D3(θO2A,SO2A,Xi-1)]=m*λI1-O2A/ngr,
其中D3(θO2A,SO2A,Xi)是从位于Xi处的所述第i个槽到第二锚定输出狭缝的距离,所述第二锚定输出狭缝通过在将第二输出狭缝接合到所述光栅中心的线与所述光栅中心的法线之间保持的第三角θO2A以及从所述光栅中心到所述第二输出狭缝的第二输出距离SO2A指定,波长λI1-O2A是第二波长,其是通过d*(Sin(θO2A)+Sin(θI1))=m*λI1-O2A/ngr给出的所述第二输出狭缝的波长,
并且通过针对Xi=(xi,yi)处的所述第i个槽的x坐标xi和y坐标yi求解Sgn(i-ja)*([D1(θI1,SI1,Xi)+D2(θO1A,SO1A,Xi)]-[D1(θI1,SI1,Xja)+D2(θO1A,SO1A,Xja)])=m*λI1-O1A/ngr和[D1(θI1,SI1,Xi)+D3(θO2A,SO2A,Xi)]-[D1(θI1,SI1,Xi-1)+D3(θO2A,SO2A,Xi-1)]=m*λI1-O2A/ngr,获得其它槽Xi的确切位置,
其中f是等式[D1(θI1,SI1,Xi)+D3(θO2A,SO2A,Xi)]-[D1(θI1,SI1,Xi-1)+D3(θO2A,SO2A,Xi-1)]=m*λI1-O2A/ngr的左手侧,且f(Xi)=常量中的“常量”是[D1(θI1,SI1,Xi)+D3(θO2A,SO2A,Xi)]-[D1(θI1,SI1,Xi-1)+D3(θO2A,SO2A,Xi-1)]=m*λI1-O2A/ngr的右手侧,
其中对于多个输出波导中的超过一个输出波导,所述波导具有形成输出口的第一锥形渐变区域,其从入射口宽度开始锥形渐变为接近或小于仅支持基谐模的波导宽度,
此外,其中在所述第一锥形渐变区域之后的某处是可以具有零长度或有限长度的第一直波导,
此外,其中在所述第一直波导之后的某处是第一波导弯曲区域的区段,
此外,其中在所述第一波导弯曲区域之后的某处是多个第一波导放射状地成扇形展开的区域的区段,
此外,其中在多个所述第一波导放射状地成扇形展开的区域之后的某处是第二波导弯曲区域,其将所述成扇形展开的波导接合到第一平行传播波导区域的区段,其中在所述第一平行传播波导区域,相邻波导几乎平行于彼此传播,并且所述波导宽度经由第二锥形渐变区域锥形渐变扩大为大于所述基谐模宽度,并且接近所述第一平行传播波导区域的末端,所述波导经由第三锥形渐变区域锥形渐变回至接近或小于所述基谐模宽度,
此外,其中在所述第三锥形渐变区域之后是第三波导弯曲区域的区段,其中每个波导经历弯曲以连接到第二平行传播波导区域的区段,其中在所述第二平行传播波导区域,相邻波导几乎平行于彼此传播,并且所述波导宽度经由第四锥形渐变区域锥形渐变扩大为大于所述基谐模宽度,并且接近所述第二平行传播波导区域的末端,所述波导经由可具有零长度或有限长度的第五锥形渐变区域锥形渐变回至接近或小于所述基谐模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光子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何诚中;黄莹彦,未经电子光子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何诚中;黄莹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99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