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长转换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发光装置、光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80059774.4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8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宫永昭治;金海荣一;国土晋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NS材料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C09K11/00;G02F1/13357;F21K9/64;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 地址: | 日本国福冈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转换 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发光 装置 光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气泡进入至包含波长转换物质的树脂、并能够提高成品率的波长转换部件及使用它的发光装置、发光元件、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导光部件、以及其制造方法。波长转换部件(1)具有:容器(2),其设置有收纳空间(5);以及成形体(3),其配置于收纳空间内,且包含波长转换物质。由此,能够抑制气泡进入波长转换物质,能够提高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容器内配置有包括成形体的波长转换部件的波 长转换部件、及使用它的发光装置、发光元件、光源装置、显示装置、 导光部件、以及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涉及具备光源、波长转换部 件及导光板等的发光装置的发明。
波长转换部件设置于光源与导光板之间,吸收光源所发出的光的 后,产生与光源的光的波长不同的波长的光。记载了波长转换部件是 在玻璃等的筒状容器封入波长转换部物质的部件。作为波长转换物质, 公开了荧光颜料、荧光染料或量子点。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89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关于波长转换部件,至今为止未公开在例如玻璃等的筒状 容器中填充包含荧光颜料等的波长转换物质的树脂而形成的部件。作 为在筒状容器中填充包含波长转换物质的树脂的方法,考虑将混合有 波长转换物质的液状树脂填充于容器的方法。然而,难以在细长的筒 状容器内将液状的树脂无空隙地填充,容易产生因气泡的混入、或树 脂硬化时的收缩所致的不均匀等不良情况。另外,以使气泡不进入的 方式将液状树脂填充至容器内时的速度或压力等的管理也困难,因而 存在成品率容易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该方面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尤其能够抑制气泡进入包含波长转换物质的树脂、以使成品率提高的波长转换部件、及使用它的发光装置、发光元件、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导光部件、以 及波长转换部件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波长转换部件的特征在于包括:容器,其设置有收纳空 间﹔以及成形体,其包含配置于上述收纳空间内的波长转换物质。
如此,通过将包含波长转换物质的成形体配置于收纳空间,而与 将液状树脂注入收纳空间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气泡的混入,能够提 高成品率。另外,通过形成包含波长转换物质的成形体可使质量管理 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包含上述波长转换物质的成形体优选由分散有量子 点的树脂组合物成形而成。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容器具备光入射面、与上述光 入射面对置的光出射面、及将上述光入射面与上述光出射面之间相连 的侧面,且于较上述侧面更靠内侧设置有上述收纳空间,在上述侧面 上、上述光出射面的端部上、或自上述侧面上至上述光出射面的端部 上形成有着色层。
或者,在本发明中,上述容器也可具备光入射面、与上述光入射 面对置的光出射面、及将上述光入射面与上述光出射面之间相连的侧 面,且在较上述侧面更靠内侧设置上述收纳空间,在上述收纳空间内 的壁面形成着色层。或者在本发明中,上述容器也可具备光入射面、 与上述光入射面对置的光出射面、及将上述光入射面与上述光出射面 之间相连的侧面,且在较上述侧面更靠内侧设置上述收纳空间,在上 述容器的上述侧面与上述收纳空间之间设置有着色层。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容器具备光入射面、与上述光 入射面对置的光出射面、及将上述光入射面与上述光出射面之间相连 的侧面,且在较上述光入射面及光出射面的更靠内侧设置上述收纳空 间,上述光入射面与上述收纳空间之间的距离L1大于上述光出射面与 上述收纳空间的距离L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S材料株式会社,未经NS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9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