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59402.1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4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竹泽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60H1/00;B60K1/04;B60R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车辆(10)具有:电气设备(D);左前部坐席(14L)及右前部坐席(14R);以及配置在该左前部坐席(14L)与右前部坐席(14R)之间并内置电气设备(D)的中央控制台(30)。在电气设备(D)的上表面与中央控制台(30)之间配置有片状的上部隔音部件(8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特别涉及将内置电气设备的中央控制台配置在前部坐席间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汽车中搭载有高压电池作为电动机的驱动源。近年来,研究将高压电池配置在车厢内,提出了一种将高压电池配置在沿车辆的左右方向排列的一对坐席间的电池的搭载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如此在中央控制台上配置了高压电池等高压电气设备的情况下,由高压电气设备产生的噪音可能传播至乘客。
在专利文献1中,在中央控制台的内部设置构成用于冷却蓄电池的空气流道的内壳,在与空气取入口相对的内壳的内部表面上设置吸音材料,由此抑制由高压电气设备产生的噪音。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配置于座椅靠背的背面侧的高压设备装置与座椅靠背的收纳部之间配置片状的隔音部件,由此防止高压设备装置中产生的噪音传播至乘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8-2938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2-1485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在内壳的内部表面上组装隔音材料,因此难以组装,而且在抑制传播至乘客的噪音方面存在改进的余地。此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是高压设备装置配置在座椅靠背的背面侧,并非配置在中央控制台。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配置在中央控制台内的电气设备所产生的噪音传播至乘客的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方式。
第一方式是一种车辆(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10),所述车辆具有:
电气设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电气设备D);
左右一对前部坐席(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左前部坐席14L、右前部坐席14R);以及
中央控制台(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中央控制台30),其配置在该前部坐席间,内置所述电气设备,在所述车辆中,
在所述电气设备的上表面与所述中央控制台之间配置有片状的隔音部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上部隔音部件81)。
此外,第二方式是在第一方式中,
所述隔音部件是将吸音部件与隔热部件一体化或层叠而构成的。
此外,第三方式是在第一或第二方式中,
所述电气设备被保持在具有长方体形状的框架部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框架部件31)上,且具有高压电池(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高压电池32)与高压类设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高压类设备35)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隔音部件具有将构成所述框架部件的上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上部框架部件31U)与侧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前部罩部件31F、后部罩部件31B、左罩部件31L、右罩部件31R)的接合部覆盖的伸出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前部伸出部84F、后部伸出部84B、左伸出部84L、右伸出部84R)。
此外,第四方式是在第二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9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板传送机构
- 下一篇:透明纸包装机齿型吸风带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