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件加工支援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80059154.0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1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直弘;中野信一;志子田繁一;赤松政彦;米本臣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5B19/418;G06Q5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87 | 代理人: | 张世俊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加工 支援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援零件的加工作业的零件加工支援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产品的复杂化,即使在零件单体中确保加工精度,也会在组装过程中使组装误差累积,其结果为,有无法在现场进行组装的情况。该情况尤其容易在大型产品中产生。
在因组装误差导致无法在现场进行组装的情况下,必须为了修正而使零件移动到加工工厂,并在修正后再次移动到组装工厂。在为大型产品的零件的情况下,由于该零件的重量大,所以,必须使用起重机等而使该零件移动,用于该作业的作业时间、工时巨大。
以往,为了确保构成产品的各个零件的加工精度,有如下方法:利用三维扫描仪获取加工后的零件的三维形状数据,并将该三维形状数据与该零件的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进行比较,确认相对于该零件的设计值的偏差。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包装对象的物品获取数据,并基于所获取的三维形状数据自动设计应配置在包装盒的内部的支撑用包装材料。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642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将利用三维扫描仪所获取的零件的三维形状数据与CAD数据进行比较的以往的方法虽然在确保各个零件的加工精度方面有效,但无法确认实际组装零件时的组装误差。
另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也不能确认将已加工的各个零件组装时的组装误差。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以往技术的问题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零件的实际组装作业之前确认组装误差的零件加工支援系统及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形态是一种零件加工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援零件的加工作业,且具备:三维测量机构,用于获取与所述零件相关的三维测量数据;显示机构,用于基于所述三维测量数据而显示所述零件;及虚拟组装机构,用于将通过所述显示机构显示的所述零件在所述显示机构上虚拟地组装。
本发明的第2形态根据第1形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零件设置着用于获取利用所述虚拟组装机构进行虚拟组装时的基准位置的辅具,且所述三维测量数据包含与所述辅具相关的数据。
本发明的第3形态根据第2形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具以在形成在所述零件的孔的轴线上延伸的方式设置。
本发明的第4形态根据第2形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具具有通过所述三维测量机构测量的3个平面。
本发明的第5形态根据第1至第4中的任一形态,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测量数据通过不同种类的2个以上的所述三维测量机构所获取。
本发明的第6形态根据第5形态,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不同种类的2个以上的三维测量机构所获取的所述三维测量数据包含与共通的测定部位相关的数据。
本发明的第7形态根据第1至第6中的任一形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组装机构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将通过所述显示机构显示的所述零件在所述显示机构上虚拟地组装时,利用设为理想状态的设计信息实施所述零件的位置对准。
本发明的第8形态根据第1至第7中的任一形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组装机构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将通过所述显示机构显示的所述零件在所述显示机构上虚拟地组装时,利用与所述零件相关的一部分数据实施虚拟组装。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第9形态是一种零件加工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支援零件的加工作业,且具备:数据获取步骤,获取与所述零件相关的三维测量数据;显示步骤,基于所述三维测量数据而将所述零件显示在显示机构;及虚拟组装步骤,在所述显示机构上虚拟地组装所述零件。
本发明的第10形态根据第9形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零件设置用于获取所述虚拟组装步骤中的虚拟组装时的基准位置的辅具,且所述三维测量数据包含与所述辅具相关的数据。
本发明的第11形态根据第10形态,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辅具以在形成在所述零件的孔的轴线上延伸的方式设置。
本发明的第12形态根据第10形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具具有通过所述三维测量机构测量的3个平面。
本发明的第13形态根据第9至第12中的任一形态,其特征在于,通过不同种类的2个以上的三维测量机构获取所述三维测量数据。
本发明的第14形态根据第13形态,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不同种类的2个以上的三维测量机构所获取的所述三维测量数据包含与共通的测定部位相关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59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英语教学用讲桌
- 下一篇:工艺品(Q版圣诞老人M352)





